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我老了丑了你还会爱我吗?”“我有很多毛病就是不想改,你会娶我吗?”“你会放弃现在的工作到我这个城市来吗?”“你的金钱观是怎样的?”“你会为了我改变你的穿衣风格吗?”
以上所有问题,都是相亲节目中经常被问到的——怎样回答才不至于在答完之后立刻被灭灯?事实上,至少是眼下,凡是混到相亲节目中的女人,一般都是自信满满的“天鹅”之辈。即便是长相普通的天鹅,也希望自己是被追求的——她爱不爱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人向她承诺,无论她怎样,他都一如既往奋不顾身地爱她,就像经典歌剧图兰朵公主一样,不喜欢的男人任由她随便砍脑壳!砍得多了,才显出她的金贵。
民主法制社会,不能随便砍脑壳了,那就换成随便灭灯——问你几个问题,如果我不喜欢你,你怎么回答都是错。你说你是一个勤劳的人,为什么你工作十年,还没有年薪五十万?是你太笨还是情商太低?你说你是一个专一的人,为什么你有过恋爱经历?是你甩了人家还是人家甩了你?爱情与事业,你要爱情,你错了,没有事业拿什么来支撑爱情?要事业,那我嫁给你不等于守活寡?总之,如果她没看上你,你怎么回答都是错的。如果她动心了,喜欢你了,你的答案只要过得去,就是对的。
相亲之所以有云端上的提问,就是因为这是一种在双方完全没有感情没有了解的前提下,展开的一种交往。除非是一见钟情,否则,总要给一个交往的理由吧?女人需要男人给自己一个理由,说服自己,并且日后也可以让自己以这个理由去说服周围的亲朋好友——我为什么给他留了一盏灯。
云端上的提问,说穿了,要的并不是正确答案,而是一种“公主感觉”。而能够给女人这种“公主感觉”的,一般又必须是“王子”。条件好的男人,追女人追得越低声下气,越显得有风度;而条件差的男人,则进退两难:死追,让人认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怀疑你追的目的和动机;不死追,人家又会说,你什么都没有,连嘴上抹点儿蜜说点儿不搭本钱的甜言蜜语都不会,难怪女人不喜欢你。所以,云端上的提问,对于条件不够好的男人来说,就比较惨——相当于图兰朵公主里那些被砍了脑壳的男人,你们是炮灰是垫背你们被灭灯的意义就在于衬托戏剧的高潮,而真正的高潮则要等到《今夜无人入睡》的旋律响起。
“非诚勿扰”中有一期,一个哈佛男,闯关成功到最后,终于有权问为她留灯的心动女生一个问题了,他问她如果中了一千万大彩,她会怎样?那个女孩儿回答了,他就掉头走人了,他的正确答案是那一千万应该做慈善。这是找老婆吗?什么叫夫妻?夫妻是可以有商有量的,我说一千万拿去买房子,你说做慈善,我说好啊,我怎么没想到!只有没有感情的人,才会把找对象当做考试——我就不信当年比尔·盖茨娶老婆的时候,问过老婆这个问题!我也不信如果她老婆当年要是没说做慈善,他就掉头而去!
最后,说一道至今为止,我所知道的最绝的“云端上的问答”。提问者是梁思成,答题者是林徽因。林徽因的初恋是徐志摩,徐志摩为她离婚,但她却不愿意嫁他,他苦苦追求,她那时的爱慕者众多,都是名流,但最后她决定嫁给梁思成。梁云端上的提问:“这个问题我只问一次,为什么是我?”林云端上回答:“答案很长,我要用一生来回答你。”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