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周孚周孚的诗词
周孚

周孚

[ 宋代 ]

(1135—1177)济南人,寓居丹徒,字信道,号蠹斋。孝宗乾道二年进士。淳熙初,官至真州教授。工诗,文章不事雕绘。有《蠹斋铅刀编》。 ► 周孚的诗词

史庆臣贫甚汤朝美士美以书招之作诗以饯其行

〔宋代〕 周孚

愤时胆如斗,论事须磔猬。阅人习熟中,见子差吐气。

十年卧岷峨,一芥视富贵。只今五穷迫,叹息一饱未。

子才固崎嵚,渠眼亦髣髴。黄金贱钟期,此语可歔欷。

中山两公子,好义吾所畏。深憎泾渭杂,屡斥蜩螗沸。

尺书独唤子,如子亦差慰。相从一语合,肯顾百金费。

孤松危欲死,莫惜加灌溉。向来监河侯,吾惭可胜讳。

有怀陈杜二丈二首 其二

〔宋代〕 周孚

寄语金陵汉郡丞,与谁同醉复同醒。不须吊古乌衣巷,且复寻春白下亭。

次韵朱子代兼怀君任教授年兄二首 其一

〔宋代〕 周孚

吴门南望水漫漫,拟欲高飞欠羽翰。老境思渠甚饥渴,尺书烦子问平安。

自知谱牒俱冰氏,敢厌班资但虱官。它日相逢吾有约,秋霜侵鬓折腰难。

次韵彦康

〔宋代〕 周孚

读书策新功,子久勖此课。蒲梢籋寒云,了不见坎轲。

深怀浃背耻,但欲袖手坐。新诗忽来辱,快读起疲懦。

还疑正始在,欲突黄初过。斯文未易到,吾党真可贺。

向来豫章法,政复如此作。钮头三寸泽,子质况黄糯。

只今百尺的,已见一矢破。更期十载后,凛凛谁子奈。

耆年日凋丧,我亦老寒饿。奇穷不自惜,乃复珍此货。

但恐黄禾空,子驹谁秣莝。

调赵双融居士二首 其二

〔宋代〕 周孚

平生不领魔宫女,此老今参欲界禅。莫道贫无卓锥地,只今家有散花天。

戏赠杨德骏

〔宋代〕 周孚

风流杨伯起,相遇紫髯城。逸思何轩豁,高怀更坦平。

秦冠空自累,汉赋几时成。莫作敲榜想,鸳鸯亦易惊。

以黄公金华伯五字为韵上黄仲秉侍郎 其三

〔宋代〕 周孚

古货不易售,八荒孰知音。零落子云书,尘埃伯牙琴。

我戆久病此,属公听呻吟。可笑朱汗漫,屠龙费千金。

赠沈子颙

〔宋代〕 周孚

趺坐寒窗堕夕阳,向时五鬼未销亡。方穿顾子犹名士,枉尺嗟吾亦漫郎。

未暇共倾元亮酒,试来重谱蔚宗香。三生蠹简犹馀债,为语平生盛孝章。

送王季裴往行在

〔宋代〕 周孚

子家本南燕,我籍亦东鲁。天涯两沦落,迁徙无定所。

一朝闻剥啄,三岁想眉宇。跫然转蓬地,剩欲相就语。

风帆不贷人,索别遽如许。子才于用多,蓄眼吾未睹。

布衣诸生耳,而乃中健武。恢恢猎德网,取士倍于古。

韩间宁负秦,晋材仍用楚。由余初不弃,况子自中土。

匆匆一杯酒,吾为子起舞。

病足王嘉甫见过

〔宋代〕 周孚

此身真是一长亭,却笑渠侬说养生。高枕从今谢奔走,短筇元自厌逢迎。

羸骸爵跃浑无日,老语蝉联倍有情。须信江州史君在,肯从篮舆见渊明。

再次韵前篇属印禅师后篇属选上人二首 其一

〔宋代〕 周孚

老禅真与世相忘,十载惊涛溅石房。指似贞心人不解,断槎素壁白如霜。

赠致远 其一

〔宋代〕 周孚

起踏寒溪雨,来尝老屋茶。论年我蒲柳,涉世子龙蛇。

嫩绿初还水,娇红半著花。浇春可无酒,试与问西家。

寄何髯

〔宋代〕 周孚

髯何不见二年馀,落魄京尘强健无。淮上风沙尤可厌,今年我亦白髭须。

度上人自闽中来

〔宋代〕 周孚

忽忽三看斗柄回,迩来病鹤已摧颓。乞医耆域吾方尔,问疾毗耶子合来。

叹息赤髭浑似旧,喜欢青眼不徒开。何时趺坐寒窗下,共听崩崖万壑雷。

金山十咏呈坦叔 其四 玉鉴堂

〔宋代〕 周孚

微风不动波,莹可照毛发。谁解与渠磨,寒空秋夜月。

以黄公金华伯五字为韵上黄仲秉侍郎 其二

〔宋代〕 周孚

先朝盛文物,最盛元祐中。我生百年后,深思附冥鸿。

人欲天不违,今复识此翁。何以知其然,风味如长公。

赠杨文伯

〔宋代〕 周孚

匆匆永阳城,别我正月尾。当时已念子,山路石磊磈。

只今再相见,霜风凋百卉。长年走道路,煖席能得几。

信知书作祟,可但穷有鬼。殚精谩屠龙,适周终履豨。

攲危不少慑,叹息子亦伟。倒囊欲振子,吾事真不避。

西州老次公,采掇到葑菲。肯令霜雪干,凋丧杂蒲苇。

子才正牢落,我意空愤悱。勉旃无多谈,寒醅绿如蚁。

答闾丘仲时见寄

〔宋代〕 周孚

纤纤轻草不胜锄,忽有新诗来起予。十载光阴消蠹简,两家生计共蜗庐。

久知吾子传真诀,试与衰翁辩赝书。何日一筇真过我,共炊香稻撷园蔬。

调官毕寄苏四

〔宋代〕 周孚

十年卧江汉,一旦别衡茆。圣泽沾肤寸,微材愧斗筲。

明廷看丹凤,幽壑忆神蛟。弱岁虚游涣,今年彊战殽。

当渠触锋矢,赖子续弦胶。膏馥虽资甫,酸寒未改郊。

简书行自缚,松桂不胜嘲。岂止惭聱叟,尤深笑石交。

名驹犹伏枥,病鹤反离巢。叹息幽贞吉,吾今负此爻。

病起次韵子和

〔宋代〕 周孚

不尽扬雄一鸱酒,却吟平子四愁诗。酒能作病终何益,诗解穷人亦漫为。

便死正应如土偶,纵贫那可恨毛锥。如今只有荆卿在,能记田光少壮时。

首页  5 6 7 8 9 10 11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