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朱熹朱熹的诗词
朱熹

朱熹

[ 宋代 ]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朱熹的诗词 ► 朱熹的名句

分韵得眠意二字赋醉石简寂各一篇呈同游诸兄 其一 醉石

〔宋代〕 朱熹

驱车何所适,往至秋云边。企彼涧中石,举觞酹飞泉。

怀哉千载人,矫首辞世喧。凄凉义熙后,日醉向此眠。

仰视但青冥,俯听惊潺湲。起坐三太息,涕泗如奔川。

神驰北阙阴,思属东海壖。丹衷竟莫展,素节空复全。

低徊万古情,恻怆颜公篇。为君结茅屋,岁暮当来还。

次韵谢刘仲行惠笋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君诗高处古无师,岛瘦郊寒讵足差。缚得狞龙并寄我,句中仍喜见雄姿。

宿石岊馆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春江日东注,我行溯其波。扬帆指西澨,两岸青山多。

青山自逶迤,飞石空嵯峨。绿树生其间,幽鸟鸣相和。

搴篷骋遐眺,击楫成幽歌。独语无与晤,兹怀竟如何。

再用前韵示诸同游

〔宋代〕 朱熹

幽卧寒岩不记年,饱看山月听风泉。舒忧正得琴三叠,玩意惟凭易一编。

误落尘中乖夙尚,却思洞里付真传。封章倘幸天从欲,便解铜符谢絷骞。

两绝句送顺之南归 其一

〔宋代〕 朱熹

门前三径长蒿莱,愧予慇勤千里来。校罢遗书却归去,此心元自不曾灰。

游武夷以相期拾瑶草分韵赋诗得瑶字

〔宋代〕 朱熹

秋声入庭户,残暑不敢骄。起趁汗漫期,两袂天风飘。

眷焉此家山,名号列九霄。相与一来集,旷然心朗寥。

栖息共云屋,追寻唤渔舠。一水屡萦回,千峰郁岧峣。

苍然大隐屏,林端耸孤标。下有云一壑,仙人久相招。

授我黄素书,赠我英琼瑶。茅茨几时见,自此遗纷嚣。

次韵择之铅山道中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行尽江湘万叠山,家山犹在有无间。明朝渐喜登闽岭,涧水分流响佩环。

夏日斋居得潮州诗卷咏叹之馀用卒章之韵以纪其事

〔宋代〕 朱熹

孟夏气淑清,窗户有佳色。卧闻幽箨翻,转觉林景寂。

参差帙委素,缥缈香横碧。啜菽有馀欢,缨冠非所职。

故人海边郡,妙语寄远翼。咏叹不得闻,超然见胸臆。

挽陈检正

〔宋代〕 朱熹

厚德高贤躅,清名起懦襟。承宣几年最,明恕一生心。

势屈飞腾晚,忠存献纳深。忽骑箕尾去,陵柏为谁阴。

寄题浏阳李氏遗经阁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老翁无物与孙儿,楼上牙签满架垂。更得南湖亲嘱付,归来端的有馀师。

宿武夷观妙堂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清晨叩高殿,缓步绕虚廊。斋心启真秘,焚香散十方。

出门恋仙境,仰首云峰苍。踌躇野水际,顿将尘虑忘。

寄山中旧知七首 其五

〔宋代〕 朱熹

采药侵晨入乱峰,宿云无处认行踪。归来应念尘中客,寄与玄芝手自封。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其三 楞伽院李氏山房

〔宋代〕 朱熹

蹑石循急涧,穿林度重冈。俛入幽谷邃,仰见奇峰苍。

李公英妙年,读书此云房。一去上台阁,致身何慨慷。

苏公记藏书,文字有耿光。馀事亦骚雅,戏墨仍风霜。

两公不归来,岁月忽已荒。何用建遗烈,寒泉荐孤芳。

挽延平李先生三首 其三

〔宋代〕 朱熹

岐路方南北,师门数仞高。一言资善诱,十载笑徒劳。

斩板今来此,怀经痛所遭。有疑无与析,挥泪首频搔。

归报德再用前韵

〔宋代〕 朱熹

几枝藤竹醉相携,何处千峰顶上归。正好临风眺平野,却须入谷避斜晖。

酒边泉溜寒侵骨,坐上岚光翠染衣。踏月过桥惊易晚,林坰回首更依微。

忆秦娥 其二

〔宋代〕 朱熹

梅花发,寒梢挂著瑶台月。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

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数日前与判院丈有宋村之约雪中有怀奉呈判院通判二丈

〔宋代〕 朱熹

云垂天阔岁将阑,一室翛然独掩关。拥褐不知风折木,开轩惟见雪漫山。

玄空杳霭低迷外,碧树珑璁掩映间。吟罢左思招隐句,扁舟无路过长湾。

枯木次择之韵

〔宋代〕 朱熹

百年蟠木老聱牙,偃蹇春风不肯花。人道心情顽似汝,不须持向我侬誇。

暇日侍法曹叔父陪诸名胜为落星之游分韵得往字率尔赋呈聊发一笑

〔宋代〕 朱熹

长江西委输,汇泽东滉瀁。中川屹孤屿,佛屋寄幽赏。

我来此何日,秋气欲萧爽。共载得高俦,良晨岂孤往。

酒酣清啸发,浪涌初月上。叠鼓唤归艎,陈迹真俯仰。

题米元晖画

〔宋代〕 朱熹

楚山直丛丛,木落秋云起。向晓一登台,沧江日千里。

首页  17 18 19 20 21 22 2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