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朱熹朱熹的诗词
朱熹

朱熹

[ 宋代 ]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朱熹的诗词 ► 朱熹的名句

云谷二十六咏 其二十 竹坞

〔宋代〕 朱熹

悄茜桃蹊北,萧椮竹坞深。不堪秋夜永,风雨助悲吟。

拟古八首 其七

〔宋代〕 朱熹

夫君沧海至,赠我一箧珠。谁言君行近,南北万里馀。

结作同心花,缀在红罗襦。双垂合欢带,丽服眷微躯。

为君一起舞,君情定何如。

淳熙戊戌七月廿九日早发潭溪西登云谷取道芹溪友人丘子野留宿因题芹溪小隐以贻之作此以纪其事

〔宋代〕 朱熹

我来屏山下,奔走倦僮仆。亭亭日已中,冠中湿如沐。

访我芹溪翁,解装留憩宿。茗碗瀹甘寒,温泉试新浴。

抖擞神气清,散步支筇竹。芦峰在瞻望,隐隐见云谷。

顿觉尘虑空,豁然洗心目。君居岘山西,高隐志不俗。

窗几列琴书,庭皋富花木。往来数相过,主宾情意熟。

开樽酌香醪,謦欬话衷曲。从容出妙句,满幅粲珠玉。

邀约登赫曦,襟期伴幽独。兹游得良朋,道义推前夙。

扁字为留题,深愧毛锥秃。

武夷七咏 其二 洞天

〔宋代〕 朱熹

绝壁上千寻,隐约岩栖处。笙鹤去不还,人间自今古。

寄吴公济兼简李伯谏五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三径莓苔昼掩关,君来问道却空还。从今蜡屐应无恙,有兴何妨再入山。

百丈山六咏 其六 瀑布

〔宋代〕 朱熹

巅崖出飞泉,百尺散风雨。空质丽晴晖,龙鸾共掀舞。

放船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浩荡清江水,依微绿树风。解维春雨外,弭棹夕阳中。

江草生新径,岩花点旧丛。诗翁不愁思,逸兴莽何穷。

次秀野杂诗韵 家酿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铚艾无中熟,欢谣阙屡丰。但知愁鬓白,那复醉颜红。

田舍寒如此,侯家事不同。新醅拨浮蚁,春满夜堂中。

南塘

〔宋代〕 朱熹

南塘旧是尚书宅,今作僧居水石清。半夜月明禅定后,松风犹带管弦声。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六

〔宋代〕 朱熹

东京失其御,刑臣弄天纲。西园植奸秽,五族沉忠良。

青青千里草,乘时起陆梁。当涂转凶悖,炎精遂无光。

桓桓左将军,仗钺西南疆。伏龙一奋跃,凤雏亦飞翔。

祀汉配彼天,出师惊四方。天意竟莫回,王图不偏昌。

晋史自帝魏,后贤盍更张。世无鲁连子,千载徒悲伤。

分宜晚泊江亭望南山之胜绝江往游将还而舟子不至择之刺船径渡呼之予与伯崇伫立以俟因得二绝 其二

〔宋代〕 朱熹

一棹翩然唤不回,两筇江畔久徘徊。早知君有如神技,同下中流亦快哉。

游芦峰分韵得尽字

〔宋代〕 朱熹

芦山一何高,上上不可尽。我行独忘疲,泉石有招引。

须臾出蒙密,矫首眺无畛。已谓极峥嵘,仰视犹隐嶙。

新斋小休憩,馀力更勉黾。东峰切霄汉,首夏正凄紧。

杖策同攀跻,极目散幽窘。万里俯连环,千里瞰孤隼。

因知平生怀,未与尘虑泯。归涂采薇蕨,晚饷杂蔬笋。

笑谓同来人,此愿天所允。独往会淹留,寒栖甘菌蠢。

山阿子慕予,无忧勒回轸。

送李道士归玉笥三首 其三

〔宋代〕 朱熹

莫惜临行酒一杯,看君上马古城隈。相望两地无多远,频寄音书与雁来。

次益老韵

〔宋代〕 朱熹

乾坤极处无今古,道术多岐自短长。傥有新思还告我,不应无雁到衡阳。

次季通昼寒亭韵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山行前后有光辉,扑扑浮岚翠染衣。直到仙洲奇绝处,昼寒亭下玉龙飞。

次瑞泉诗韵

〔宋代〕 朱熹

兴怀来赏趣,对景却忘言。偶与同游客,行逢幽涧原。

浅泓排积腐,暗窦溢流浑。终待寒泉食,无忧水镜昏。

次刘彦集木犀韵三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仙衣才试郁金黄,便觉秋风满院芳。定观极知先透彻,通心岂是故迎将。

芹溪九曲诗 其一

〔宋代〕 朱熹

一曲移舟采涧芹,市声只隔一江云。沙头唤渡人归晚,回首芦峰月一轮。

送德和弟归婺源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十舍辛勤触热来,琴书曾未拂尘埃。秋风何事催归兴,步出闽山黄叶堆。

训蒙绝句 不改其乐

〔宋代〕 朱熹

己私既克本心存,到处逢原与理行。不待有心求乐道,此心之乐自然生。

首页  16 17 18 19 20 21 2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