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函是的诗词
一帆风送到虔州,城枕长江水北流。十年人物今何在,月色笳声满渡头。
春光得令自翩韆,富贵谁知但目前。一夜残红风雨扫,净梳枝叶待来年。
渡头长系过江船,树里寻源六月天。海燕渐辞山槿后,塞鸿应见露槐前。
道情断续同流水,世事飘飖似去年。自是吾门生计在,可堪惆怅白云边。
阅尽兴亡隐逾深,匡庐彭泽共浮沉。空教黄鸟啼来日,谁向青山问昔心。
一夕寒花犹是古,万年流水始如今。长松几岁劳相伴,识得侬渠薄曙襟。
衰病自知来日少,偷閒人去卧时多。目前秪有无忧得,身老其如此道何。
啄木鸟悬枫树上,摘茶僧向石梁过。山中底事逢时节,叹息人间咏伐柯。
一雨经旬日,闭门谁与同。人从烟暝出,心付水云空。
历历江山外,濛濛天地中。放歌殊未已,学得古人穷。
年年多费草鞋钱,一钵沿门为众添。于今又向他山去,有话聊将白纸传。
夜涛千里锦帆轻,错落嘉宾足盛名。倚醉清风同此日,是谁豁眼得生平。
牢骚作赋词人泪,慷慨当筵壮士鸣。满目河山成旷代,平观空有老僧情。
梧桐叶坠碧天开,落落閒情秋夜回。风送泉声出谷去,月将寒色近帘来。
右军池上钟初歇,扬子江头雁已哀。瘴海别峰霜冷处,一时回首妙高台。
霜气横秋雯,暮鸟归何迟。犬疾墓草枯,风劲冥鸿坠。
苍茫云树中,目极百忧萃。人各有其怀,浅深随所寄。
景物感凋衰,抚心时一慨。阮藉穷途哭,荆轲易水泪。
首阳伯叔歌,东篱彭泽醉。孤英与节烈,情愫当无二。
茫茫靡所归,安得不丧志。我昔二十馀,怀古多寤寐。
缅想百年终,身没名何为。愧彼巢居人,万感消食睡。
茅茨三两间,言笑有真意。
老怀恃此强为安,兄弟同心耐暑寒。法界自来无彼我,刹尘休作一期看。
损己何曾遂利人,蹉跎七十可怜春。足知尘世无成事,应惜云林暂住身。
万古江河犹往复,当时观听自疏亲。迢迢空劫谁为主,莫逐生缘滥夙因。
又是何年度此关,白鹇见我往来难。江流渔火风烟邈,去国还山天地宽。
守道不教心膂易,待时真畏夕阳残。谬膺师席终无二,俯仰乾坤指急湍。
三十年来想像中,亲临何必问渠侬。天然岩上无岐路,侧耳珠江听远风。
海外行人少,艰难远寄书。兵荒千里外,存殁九年馀。
目尽无飞雁,天长只敝庐。徘徊山日下,一倍惜居诸。
终岁满林白,重烟隔上头。定教寒里见,不遣入春流。
七十年来老道翁,此心如欲寄山中。流泉镇日能消热,眼底潺潺未易同。
曾和积雪暗前途,雪里闻香风味殊。万里烟销春信达,閒亭玉立客心孤。
影沈寒水空无雁,光浸长天月在湖。终古离披君不见,腊穷人散独踌蹰。
西风初动望衡阳,却怪衔芦机未忘。斜度大江秋水怯,一行倒影入寒塘。
谁将碧眼入芳丛,裁就云团欲荡空。岂与世间忙腊月,且随云麓度秋风。
逍遥蓬户宜高士,摇落朱门傲贵公。手里仙人君见否,不曾遮面透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