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函是的诗词
六十年来老道翁,顶湖山里信难通。暂随花鸟频斫额,目断云林万象中。
爱雪辞乡国,秋风送马蹄。庾关终古峙,猿狖至今啼。
五老人初望,三山日渐西。徘徊下原隰,叠叠白云迷。
尽言黄独美,难得白云横。岂是一生事,都酬旷劫情。
钟敲霜叶落,雁叫碧潭惊。不了目前意,空怜道者名。
因僧乞食下彭湖,试问陶公忆我无。去岁绿杨仍在目,今朝黄鸟已频呼。
晴烟客棹诗能苦,春雨官斋酒再沽。独有白头人怅望,深山何处望双凫。
午睡鸟呼觉,交交声未休。不知吾觉后,鸟意复何酬。
濯濯风前柳,洋洋石上流。山中长似此,卒岁乐优游。
薄照掩寒日,渔舟冻欲胶。大江沈远岫,枯树覆空巢。
鼯鼠归无路,云僧盖有茅。莫愁纷糅下,千地一深坳。
品行文章第一人,曾随匡岳忆前身。分明学到无生处,博得浮名答旧因。
归卧庐峰忆旧因,夜深谁共侍瓶巾。千株松柏前朝树,万里关河羁旅人。
明月未残竹影寺,黄云长蔽雁门津。艰难阅尽头先白,兄弟遥看泪欲频。
万里秋山好,凋零逼岁除。晴空填翠黛,碧汉挂蟾蜍。
草树无常色,光辉亦暂舒。悠悠尘世里,谁独爱吾庐。
从来不厌病,以此入无生。万境皆休歇,一心无所轻。
鸟归深树噪,月向高空明。惟有石藏老,能羁予俗情。
十二年来愧道交,相从曾约共诛茅。于今撒手归何处,月在高林照石巢。
野老归山去不辞,谁持折柬寄相思。遣儿未肯同裴老,开社还应愧远师。
近日林梢仍向化,避人茅屋岂终移。物情累卵同今昔,珍重篁溪石上时。
须信出门便是草,端居蓬岛控遐荒。饶他丰俭终当尽,尧舜垂裳帝力忘。
爱我西江意蔼然,高怀重过海云边。故山千里干戈日,荒院残年梅柳天。
返旆定知壁垒静,到门应觉鸟声偏。官艘自系榕桥下,话落寒潮只悄然。
相对复何语,灯摇此夕情。无心居野寺,有梦到江城。
恩在身名重,缘抛道谊轻。谁当信畴昔,期尔尽生平。
十年丘壑梦魂轻,渐喜人忘旧姓名。影现情缘迷处尽,融通起灭静中明。
鸟啼花落空岩意,月淡云寒流水声。老我儒冠劳半世,柴门犹得寄馀生。
仕也邦为瑞,归与世作程。大云门下士,不愧富公名。
白头只合老青山,山事如今且未閒。明日又归三峡寺,千峰林下水潺潺。
智绝真空,体应群物。物岂他物,有感斯通。空非顽空,无远弗届。
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苦乐如梦,觉迷一致。秖此深慈,弗休弗憩。
是故稽首,观音大士。
涛心涌出梵王宫,蜃气溟溟露瑞容。四面波澜摇画壁,一城笳鼓杂晨钟。
海上乾坤成殿阁,檐前风雨吼蛟龙。自从宋代开忠简,回首厓门烟雾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