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郑孝胥郑孝胥的诗词
郑孝胥

郑孝胥

[ 清代 ]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 郑孝胥的诗词

二月初六日进呈二诗 其一

〔清代〕 郑孝胥

皇清二百七十载,惟以早朝治天下。东周以降谁能及,文武成康此其亚。

人存政举更不论,家法百王自陵跨。我皇出狩虽在外,治术精研逮閒暇。

一朝复辟贵有备,尝胆卧薪无日夜。苟能求衣仍待旦,锐气已足震华夏。

堕慢邪僻期尽除,当使周宣避三舍。

石遗示早睡早起二诗 其二

〔清代〕 郑孝胥

闻鸡待旦已为常,早睡翻成减睡方。记与壶公论夜色,四时霜月抱冰堂。

廿四晓

〔清代〕 郑孝胥

哀情易伤春,飞花正如雪。花前思往事,无处不悽绝。

昨朝花始开,今日花将歇。我虽非落花,弹指必俱灭。

逝者固已辞,存者行渐别。眼中亲爱者,一一愁见夺。

与君永今朝,为予誓皎日。

六月十八日风起

〔清代〕 郑孝胥

河干天已曙,深巷月犹明。残梦愁中断,孤蝉风外清。

向来坚自掷,欲去惜终轻。此意何人会,踌躇独倚楹。

梁星海六十生日

〔清代〕 郑孝胥

危言且危行,初不求自全。今年君六十,得全岂非天。

世乱安所归,麻鞋直经筵。君臣幸相保,忧患犹无边。

老来益强固,劲烈逾壮年。中兴可立待,会使国命延。

寿考兼令名,青史已足传。苟生彼何取,期颐嗟褚渊。

题林文忠手书日记

〔清代〕 郑孝胥

缜密精勤见意理,平平无奇乃如此。必有神明逝不传,但觉寻常犹人耳。

君臣相知古难言,荷戈一去真主恩。名高取忌谁能保,忠顺勤劳是本根。

樱花

〔清代〕 郑孝胥

施朱傅粉在高林,光焰旋看晓日侵。谁念崇桃成野烧,龙华花事不堪寻。

孝感道中

〔清代〕 郑孝胥

山蹊斜绕涧,村市暗通桥。红树春常在,沙河雪不消。

陈叔伊次子声渐殁于天津之乱叔伊自为哀辞使余题其后

〔清代〕 郑孝胥

神京烽火莽连云,爱子书来隔虏氛。魂梦飞扬多幻想,道途惊绝入传闻。

栖栖江汉诗人老,去去家山落日醺。剩有哀情似熙甫,一篇思子缀奇文。

刘聚卿属题翁覃溪书金刚经塔图本

〔清代〕 郑孝胥

柳书精拓《金刚经》,近出燉煌之石室。唐人写经此其最,见之使人每自失。

聚卿示我初有悟,结构艰辛扫圆滑。书来复示经塔本,细楷乃是覃溪笔。

一塔适成经一部,共嗟此老太巧密。名流好事殊可喜,叶氏刊传妙无匹。

陶斋收藏甲天下,独肯为子舍珍物。翩翩诗字含古味,骎骎北平欲度越。

尔来时事愈难挽,志士灰心竞学佛。好持此经礼浮图,收拾精魂敛心骨。

回文哀怨谁复谅,苏蕙英灵久埋没。题成卷图起看天,飞鸽喧空绕双阙。

使日杂诗 其十六

〔清代〕 郑孝胥

聪明睿智惟神武,德化二千六百年。今日日光辉万国,苍生还赖旧山川。

孔子生日 其三

〔清代〕 郑孝胥

熟记老将至,时时欲息肩。不如有营者,汲汲常忘年。

尼山不知老,劬学遗忧煎。犹云乐忘忧,其忧固难捐。

孜孜毙乃已,治《易》姑勉旃。孔颜何所乐,寿夭从其天。

老学若炳烛,吾意殊不然。多能实鄙事,作茧真自缠。

颓然且放浪,如鱼跃于渊。毋为学所役,益智滋可怜。

无忧岂非乐,至乐还随缘。纵老乐不改,以此得终焉。

立秋永田町日枝山下新居作

〔清代〕 郑孝胥

日枝蓄深苍,细巷藏山麓。清溪复绕巷,弥望但高木。

西寻巷欲尽,杝落窥我屋。入门势稍邃,纸窗昼常绿。

累垂柿与梨,离立松与槲。连楹作磬折,三面成五曲。

闺人爱西南,临水好送目。东轩尤蒙密,敷坐客所肃。

距轩北二椽,宜以栖我仆。周遮望若隔,呼唤应颇速。

跳梁便儿女,饮啖足蔬肉。旬馀困坐起,月许忘局促。

丁宁促洒扫,婢媪额屡蹙。比邻各勤洁,讵可愧彼族。

雨檐报晚霁,片月如凉旭。晴灯闹流星,繁丝压孤竹。

奔车汤忽沸,推枕声在褥。中宵起舒啸,夜气漫林谷。

乡心茫欲碎,离念牵更酷。我愁妇亦叹,身世付转毂。

中原民情敝,隐患在心腹。此邦俗亦偷,交谊聊云睦。

谁能任兹事,起造斯世福。微官欲何道,一饱忍千辱。

悲呻久不寝,人世寐正熟。雏鸡尔谁戒,向曙强咿喔。

程子大颂万鹿川图

〔清代〕 郑孝胥

黄鹄临流天下胜,汉怒江哀谁解听?盟鸥榭没不堪寻,此阁想望若相竞。

武昌一乱由弄兵,使我在湘鄂易平。鹿川诗老天留在,他日重来话抱冰。

汤山行宫

〔清代〕 郑孝胥

神京未邱墟,狐鼠遽窟穴。十年玉座移,万事成瓦裂。

此泉有至性,不改当时热。我来岂望敬,照影久呜咽。

浮云水中过,倏忽几变灭。群松如耆旧,乱事从头说。

莫令污吾听,洗耳就归辙。沙河双石桥,郁丽犹积雪。

停车不能去,怅望念豪杰。聊为洛生咏,坐待洪流绝。

杂诗 其三

〔清代〕 郑孝胥

行在朝朝事早朝,渐看垂柳踠长条。不须坐待秋风起,已觉先生短鬓凋。

潘弱庵招游极乐寺余以事未至 其一

〔清代〕 郑孝胥

春归人去转悽其,诗社阑珊欲付谁?如许污人尘十丈,闭门花事不嫌迟。

为拔可题黄石斋与乔柘田手札

〔清代〕 郑孝胥

忠端多名迹,可敬亦可爱。略观近入藏,此卷宜为最。

东洲与石洲,两跋已云备。乙盦为六诗,逸韵转奇肆。

我观书品论,迂谨有殊致。茂弘安石间,逸少乃其次。

正坐书掩名,钓戈等能事。学中七八乘,作书特未艺。

岂堪溷长者,曾不辨法意。作书莫作草,怀素尤为厉。

君实与明道,不草究何碍。时人解章草,黄谢若小异。

云间周思兼,独往擅妙诣。行草推觉斯,未老锋犹锐。

未若倪鸿宝,掩苏当抹蔡。缙绅惮小楷,率尔趁笔势。

一札才四行,大书那足贵。又与鸿宝书,持论主遒媚。

以此考所见,言行实不背。昔尝睹榕颂,隽拔有古味。

樟谳与千文,天壤或犹在。善书轻其书,小技故可愧。

荆公赋颜碑,语意绝相类。吾生无死所,偷活识前辈。

犹期树名节,何用托文字。

韬庵太傅八十五岁生日

〔清代〕 郑孝胥

天回朔漠作神京,国老冬来举世惊。八十五龄真好汉,重阳半月见耆英。

中兴方略资长策,北地雄豪待主盟。细楷清诗时一出,知公不减旧心情。

六月十七日挟味荃贻书彦强三贝子园观荷

〔清代〕 郑孝胥

荷香久乃闻,荷叶气弥满。初日加清凉,一碧已照眼。

涩甘得殊味,袭人千步远。深红绝可念,风露凝未散。

曲桥映高柳,纵望凡几转。雨余况无尘,渴障解舌本。

神清忽坐忘,语妙涉奥衍。芙蕖莲菡萏,菂薏字尤典。

生机何玲珑,造物巧莫阐。从人恣谛视,孰究顷刻变。

岂徒比木樨,意会吾无隐。诸君熟《尔雅》,释草卷试展。

却哂樊川文,女妇喻尤浅。

首页  1 2 3 4 5 6 7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