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人清代何振岱
何振岱

何振岱

[ 清代 ]

何振岱(1867~1952)字梅生,号心与、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区)人。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何振岱擅画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诗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 ► 何振岱的诗词

人物生平

慕僚生涯

父亲秀才,曾任县府幕僚。何振岱自幼聪颖好学,因家贫,父亲曾多次要他到店馆当学徒。何振岱坚决不肯,母亲也不赞成,自愿做女工挣点零钱供儿上学。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中第四名举人。3次考进士均落第。科举废止后,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沈葆桢之子)聘为藩署文案。公余,沈何二人常作诗唱和。沈离职后何振岱到上海柯鸿年家司笔墨兼教读其子女。不久,结识了老乡、同光派诗人陈衍。

修纂地志

辛亥革命后,与陈衍同回福州。振岱应聘为福建省盐运使刘鸿寿西席,居住光禄坊与陈衍对门,两人来往非常密切,陈衍极力推崇振岱,称赞其为海内有数的诗家,并于所编的《近代诗抄》中大量选入何的诗篇。他认为“君诗语能自造,而出以自然,无艰涩之态”。人们也公认在近代诗歌史上,何振岱是同光派闽派殿军。

民国四年(1915)福建巡抚使许世英将西湖建成公园,作为民众娱乐场所,拨盐政余款供修建用费。当时的水利局长林炳章(林则徐后人),以清乾隆间知县姚循义修纂的《西湖志》内容简陋,“不足以重久远”,倡议重修《西湖志》,许世英同意后,遂聘请何振岱总纂。被誉为“福州通”的何振岱接受任务后,和分纂林师尚等遂迅速行动起来,搜集旧籍,实地调查,仅用九个月时间即成书。全书分十四门、共24卷,达四十多万字,比姚循义的《西湖志》多达四分之三,是福州最重要的乡土文化。何振岱的《西湖志》对山、水、渠、浦、园亭、祠宇等进行有重点、有顺序地叙述;西湖全境和宛在堂、李纲祠等主要建筑均绘图介绍。对原西湖八景,还有后来增添的八景都一一进行介绍,并绘图景。各种插图达23幅,称得上图文并茂的佳作。方志界把福州《西湖志》与明田汝成的《杭州西湖游览志》相提并论。这是何振岱对地方文献学的一大贡献。

1916年,福建省督军兼省长李厚基决定重修《福建通志》,聘沈瑜庆名义总裁,陈衍为总纂。何振岱应聘编撰《福建通志》的《艺文》和《列传》部分。历经八年,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完成。何振岱应老朋友柯鸿年之邀往北京,在柯家任教读。

拒聘日职

1936年,日本侵扰北京,时局紧张,何振岱回福州。从此十余年,他未离开过家乡,总是以诗文会友和自娱。当日机侵袭福州时,他避居仓山淇园吴家。与下渡人蔡人奇、林春函多有来往。蔡人奇编纂的《藤山志》都由他润色定稿。抗日战争中,福州两度沦陷,何振岱没有经济收入,加上身患重病,生活十分困难。日军曾托人聘他为顾问,均被严词拒绝。振岱与郑孝胥素有交情,特别倾心于郑孝胥的诗功;但自从郑孝胥参加伪满后,振岱誓绝往来,并将来往书信和诗文全部烧掉。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各省市,凡抗战期间不愿附逆之名人事迹上报,要给予表彰嘉奖。福州市政府送去表格,请他填写上交,他婉言谢绝。

桃李满门

振岱诗文名扬遐迩,拜他为师的弟子甚多。有男、有女、有军人、有方丈。人们皆以能入何门为荣。如五四时期福州八才女(何振岱的女儿何曦是其中之一)、吴家琼和革命烈士吴石等均师从其门。民国37年(1948年)年夏,榕城发生百年不遇特大洪灾,文儒坊地势低洼,大水淹至屋檐,何振岱将两木盆叠起,蹲在盆中,漂荡一夜。翌晨何振岱女弟子王真租一木船,将恩师从洪水中救出,接住仙塔路家中避洪灾。他的书房楹联:“定无后悔惟勤学,各有前因莫羡人”以自擎。1952年2月逝世,享年86岁。

猜你喜欢
浣溪沙·酒醒香销愁不胜

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水仙子·次韵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六

正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

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从此寄尺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木假山记
宋代苏洵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天竺中秋

江楼无烛露凄清,风动琅玕笑语明。

一夜桂花何处落,月中空有轴帘声。

送高三十五书记
唐代杜甫

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

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

饥鹰未饱肉,侧翅随人飞。

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

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

借问今何官?触热向武威?

答云一书记,所愧国士知。

人实不易知,更须慎其仪!

十年出幕府,自可持军麾。

此行既特达,足以慰所思。

男儿功名遂,亦在老大时。

常恨结欢浅,各在天一涯;

又如参与商,惨惨中肠悲。

惊风吹鸿鹄,不得相追随,

黄尘翳沙漠,念子何当归。

边城有馀力,早寄从军诗!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范尧夫彝叟兄弟

园僻青春深,衣寒积雨阙。

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

只疑玉壶冰,未足比明洁。

征夫
唐代杜甫

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

路衢惟见哭,城市不闻歌。

漂梗无安地,衔枚有荷戈。

官军未通蜀,吾道竟如何?

菩萨蛮·过张见阳山居赋赠

车尘马迹纷如织,羡君筑处真幽僻。柿叶一林红,萧萧四面风。

功名应看镜,明月秋河影。安得此山间,与君高卧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