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清 [ 宋代 ]

(约1127—?)颍州汝阴人,寓居嘉禾,字仲言。王铚次子。少承家学,习知历朝史实及典章制度。历官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泰州通判、浙西参议官。有《挥麈录》、《玉照新志》、《投辖录》、《清林诗话》。

宸濠翠妃 [ 明代 ]

翠妃即宸濠翠妃,乃南昌人,《坚瓠巳集》载道:“宸濠宠甚,……翠妃者,居绿英宫,宫饰绿。
李之仪

李之仪 [ 宋代 ]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余经 [ 明代 ]

余经,字朝纲,号石龙。顺德人。明武宗正德十五年(一五二〇年)进士。授行人,使蜀。寻擢刑科给事中,以事见忌,左迁漳浦县丞。擢瓯宁令,卒于官。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七有传。
曾棨

曾棨 [ 明代 ]

曾棨(1372-1432) 字子棨,号西墅,江西永丰人。明永乐二年状元,人称“江西才子”。其为人如泉涌,廷对两万言不打草稿。曾出任《永乐大典》编纂。曾棨工书法,草书雄放,有晋人风度。
包融

包融 [ 唐代 ]

唐诗人,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皆有名,号吴中四士。张九龄引为怀州司马,迁集贤直学士、大理司直。子何、佶,世称二包,各有集。融诗今存八首。

彭元瑞 [ 清代 ]

(1731—1803)江西南昌人,字掌仍,一字辑五,号芸楣。乾隆二十二年进士。由编修入直南书房,历工、户、兵、吏部侍郎,官至工部尚书。嘉庆间修《高宗实录》,充总裁。卒赠协办大学士,谥文勤。有《恩馀堂辑稿》、《五代史记注》。

恽敬 [ 清代 ]

恽敬(1757—1817),字子居,号简堂,江苏阳湖(今常州)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举人,阳湖文派创始人之一。曾任咸安宫宫学教习,浙江富阳、江西瑞金等县知县,官南昌同知、署吴城同知,失察被劾罢官,有《大云山房文稿》。

黄鹏飞 [ 宋代 ]

黄鹏飞,字桂隐,莆田(今属福建)人(《闽诗录》丙集卷一六)。与陈世崇有交。事见《随隐漫录》卷五。今录诗二首。
方琬

方琬 [ 清代 ]

方琬,字宛玉,生于明末清初,福建莆田人,是一位女诗人。著有《断钗集》。

文冲 [ 清代 ]

文冲,字一飞,满洲旗人。荫生,工部主事,官至东河河道总督。有《一飞诗钞》。

陈洸 [ 明代 ]

陈洸,字世杰。潮阳人。陈江从弟。明武宗正德六年(一五一一)进士。官户部给事中,坐事削官。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卷三三二。
贾似道

贾似道 [ 宋代 ]

贾似道(1213年8月25日-1275年10月),字师宪,号悦生,南宋晚期权相。浙江天台屯桥松溪人。端平元年(1234)以父荫为嘉兴司仓、籍田令。嘉熙二年(1238)登进士,为理宗所看重。宋理宗驾崩后,立理宗养子赵禥为帝,是为宋度宗,度宗即位后不久,贾似道升任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咸淳九年(1273),襄阳陷落。德祐元年(1275),贾似道精兵13万出师应战元军于丁家洲(今天安徽铜陵东北江中),大败,乘单舟逃奔扬州。群臣请诛,乃贬为高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行至漳州木棉庵,为监押使臣会稽县尉郑虎臣所杀。

熊朝 [ 宋代 ]

熊朝,字东采,馀干(今江西馀干西北)人。度宗咸淳七年(一二七一)进士。宋亡不仕(清同治《馀干县志》卷九)。

富言 [ 宋代 ]

富言(九六九~一○三一),字应之,洛阳(今属河南)人。真宗咸平二年(九九九)进士。调兴陇军事推官,迁阶州军事判官。仁宗天圣八年(一○三○),知万州。九年卒,年六十三。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九。

林溥 [ 宋代 ]

林溥,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进士(清康熙《鄞县志》卷一○)。淳祐三年(一二四三)为建康府观察推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四)。

骆成骧 [ 近现代 ]

骆成骧(1865—1926),字公骕,四川省资中县人。清光绪乙未状元,任翰林院修撰。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创办,任提调负责实际事务。辛亥革命后由山西学政辞归,任四川省议会议长。因王壬秋举荐出任国史馆纂修,不满袁世凯称帝辞归,主持四川国学院。著有《清漪楼遗稿》。

陈祯 [ 明代 ]

陈祯,阳山人。明贡生。

张昱 [ 元代 ]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晏殊

晏殊 [ 宋代 ]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陈岳 [ 明代 ]

陈岳,字乔伯,号龙阳。东莞人。明神宗万历间诸生。事见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一八。

王燮 [ 清代 ]

(?—1900)顺天宁河人,字襄臣。初补京城右营都司,管永定汛事,积功升左营游击。以巡漕有绩,加总兵衔,以参将用。光绪间义和团起,被杀。有《秦园诗钞》。

徐逊 [ 元代 ]

明初官员,浙江钱塘县(今属杭州市)人。徐逊为杭州府学生,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中式辛未科三甲进士,官雩都知县。任内兴学育人,政事清明。升任徽州府知府。徐逊离开雩都时,当地民众攀辕阻道,依依不舍。清光绪《雩都县志》有传。

纪元 [ 清代 ]

纪元,字季恺,号子湘,文安人。顺治乙未进士,由推官历官巩昌知府。有《卧游山房稿》。

韩性 [ 元代 ]

(1266—1341)元绍兴人,字明善。博综群籍,尤邃于性理之学。为文博达俊伟,自成一家。居家教授,受业者甚众。巷夫街叟,童稚厮役,咸称为韩先生。宪府尝举为教官,不赴。卒谥庄节。

明秀 [ 明代 ]

明僧。浙江海盐人,俗姓王,字雪江,号石门子。出家于天宁寺,晚习定于钱塘胜果山。有《雪江集》。

李寅 [ 清代 ]

清江苏吴江人,字露祯,号东崖。康熙三十六年岁贡生。工诗文,尤邃于《易》。隐居教授。卒年七十一。门人私谥文孝先生。有《易说要旨》、《学庸要旨》、《淇园集》。
曾国藩

曾国藩 [ 清代 ]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戴望 [ 清代 ]

(1837—1873)清浙江德清人,字子高。诸生。陈奂、宋翔凤弟子。同治间充江宁书局分校。专治经学。辑《颜氏学记》,对表彰颜、李学派,颇有贡献。另有《戴氏论语注》《谪麟堂遗集》。
吴梅

吴梅 [ 近现代 ]

吴梅(1884—1939),字瞿安,一字灵鹤,号霜厓,别署吴某(梅的古体字)、腥庵、臒盏、厓叟、逋飞、呆道人,室名奢摩他室、百嘉室,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曾任北京大学、南京东南大学、广州中山大学、上海光华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教授。著有《霜厓曲录》、《霜厓四剧》、《词学通论》、《南北词简谱》、《词学讲义》、《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曲学通论》、《元曲研究》、《辽金元文学史》等。
首页  27 28 29 30 31 3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