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思亮(1879~1939),民国藏书家、学者。字伯夔、一字伯葵,号蘉庵、莽安,别署袁伯子。袁树勋之子。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试礼部未中后,遂绝意于科举。袁世凯复辟,弃官归,隐居上海和叶揆初为邻,终日以著述、购书为事。所藏宋元古籍甚多,喜收诗文集。 ► 袁思亮的诗词
旧石余荒藓,新篁长嫩枝。前事暗寻思。齐纨纤手把,立多时。
酒旗戏鼓春江夜。一曲元无价。舞休歌罢不还家。都逐流萍随分住天涯。
当时道是灵和柳。不入游人手。谁知作絮复沾泥。轻薄东风无力护芳菲。
芊芊恨草江南路。叆叆雨、云迷别浦。兵尘满眼换韶光,怜春梦、欲归无据。
玉龙吹怨烟中语。抵几多、离乱情绪。楚兰一样隔相思,凭东风、寄与愁去。
万荷千竹深深处。龙涎沉水销残暑。枕簟午风前。绿阴清昼圆。
倦来回皓腕。抛却轻罗扇。惊起一声莺。断霞双脸明。
贴地舞腰轻,入破歌喉溜。赢得宣南顾曲人,日日雕鞍骤。
应是断肠花,独向西风秀。输与寒梅一段香,占断春时候。
风箨乱霜阶。晴雷警客怀。把茱萸、欲出还回。如此江山如此恨,空费泪,迸千哀。
戏马尚高台。当时惜霸才。阅兴亡、潮去潮来。试问黄花应解道,从此后,不须开。
珍珠不慰长门恨。寂寥眉萼销妆镜。低首石榴裙。空将泥忆云。
笑啼无是处。长日恹恹度。不敢怨檀郎。知郎先断肠。
锦屏双笑。往事如烟杳。闲理温馨情悄悄。悄把珠帘下了。
东风不管韶颜。依前红泪阑干。昨夜小楼听雨,卖花声里春寒。
半系班骓半画桡。啼烟啼雨自萧萧。关山处处成愁绝,岂独销魂是灞桥。
染得鹅儿万缕黄。赤阑桥畔是横塘。毵毵瘦影无人见,自蘸荒波画夕阳。
故国年芳不可招。无人池馆久飘萧。白门残照秦淮月,付与啼蛄吊六朝。
帘外飘灯雨未收。花魂扶梦上层楼。嫩寒如水酿春愁。
有酒未能浇块垒,无乡何计著温柔。一生埋恨是心头。
碧亚阑干翠绕楼。麴澜初定晓风柔。黄鹂去后无消息,剩与哀蝉咽早秋。
曲几长筵处处宜。旗枪闲斗碧琉瓈。一生冷暖惯禁持。
擎处粉轻留指印,泼余香重涴唇脂。文园病渴最相思。
堂中阿母瑶池宴。长寿杯深香潋滟。尽收彩笔付金题,更谱薰弦调玉琯。
洞天自暖人长健。彻晓笙歌听不倦。膝前雏凤早蜚声,细数华年刚一半。
怕展登楼眼。西风外、乱愁如草难剪。重阳近也,茱萸待插,雁行凄断。
惊心满地烽烟,又怅望、家山梦远。料泪波、流向潇湘,修篁秾翠都染。
纵教掷锦徵歌,筹花斗酒,人意先懒。幽兰结佩,残荷制服,落英抄饭。
芳情信美何用,莫一例、霜啼露泫。拚今生、冷坐枯吟,年涯暗遣。
隔影却闻声,辛苦为侬热。听不分明语渐低,字字成呜咽。
命薄本天生,魔苦将人劫。一语还伊慰藉难,空自肠千结。
离乱不成归,依旧相逢为客。来共梅花一笑,浣羁愁千百。
石巢无恙柳毵毵,回首总陈迹。减却青青双鬓,只刚肠如昔。
拌道此生休也,无端勾起思量。笼灯就月细形相。
是谁传彩笔,不管断人肠。
十里珠帘依旧,而今头白周郎。当伊金屋贮何妨。
真真如可唤,长炷一炉香。
朝朝对影闻声地,密意被人猜。莺莺燕燕,诗人老去,公子归来。
谁知一晌,歌尘未断,妆面旋乖。伤春伤别,飘花庭院,飞絮池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