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朱熹朱熹的诗词
朱熹

朱熹

[ 宋代 ]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朱熹的诗词 ► 朱熹的名句

送芮国器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紫陌同年旧,青云得路新。论心端有契,下榻岂辞频。

话别惊如许,相逢渺未因。期公念经济,从此上星辰。

行视武夷精舍作

〔宋代〕 朱熹

神山九折溪,沿溯此中半。水深波浪阔,浮绿春涣涣。

上有苍石屏,百仞耸雄观。崭岩露垠堮,突兀倚霄汉。

浅麓下萦回,深林久丛灌。胡然閟千载,逮此开一旦。

我乘新村船,辍棹青草岸。榛莽喜诛锄,面势穷考按。

居然一环堵,妙处岂轮奂。左右矗奇峰,踌躇极佳玩。

是时芳节阑,红绿纷有烂。好鸟时一鸣,王孙远相唤。

暂游意已惬,独往身犹绊。珍重舍瑟人,重来足幽伴。

杂记草木九首 其九 浇花

〔宋代〕 朱熹

晨起独行园,花药发奇颖。犹嫌坠露稀,更汲寒泉井。

题九日山石佛院乱峰轩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因依古佛居,结屋寒林杪。当户碧峰稠,云烟自昏晓。

题九日山石佛院乱峰轩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岩中老释子,白发对青山。不作看山想,秋云时往还。

汲清泉渍奇石置熏炉其后香烟被之江山云物居然有万里趣因作四小诗 其二

〔宋代〕 朱熹

一水渺空阔,群山中接连。寒阴白雾涌,飞度碧峰前。

择之贤友归途左顾示以四明酬唱焕烂盈编三复咏叹想见聚游之乐辄用黄山即事之韵赋呈择之兼怀子重老兄顺之贤友

〔宋代〕 朱熹

十年身卧白云堆,已分黄尘断往回。不是幽人遗俗去,肯寻流水渡关来。

三秋风月从头说,千里湖山觌面开。久欲过逢须一快,岂知劳结倍难裁。

汲清泉渍奇石置熏炉其后香烟被之江山云物居然有万里趣因作四小诗 其一

〔宋代〕 朱熹

晴窗出寸碧,倒影媚中川。云气一吞吐,湖江心渺然。

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 其四

〔宋代〕 朱熹

渡淮诸将已争驰,兔脱鹰扬不会期。杀尽残胡方反旆,里闾元未有人知。

呈黄子厚

〔宋代〕 朱熹

茅斋尘事远,幽独兴无穷。永昼呻吟内,新凉愁思中。

朱颜非昨日,绿鬓又秋风。珍重墙东客,遥怜此意同。

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 其二十 南阜

〔宋代〕 朱熹

高丘复层观,何日去登临。一目长空尽,寒江列暮岑。

闻善决江河

〔宋代〕 朱熹

大舜深山日,灵襟保太和。一言分善利,万里决江河。

可欲非由外,惟聪不在它。勇如争赴壑,进岂待盈科。

学海功难并,防川患益多。何人亲祖述,耳顺肯同波。

汲清泉渍奇石置熏炉其后香烟被之江山云物居然有万里趣因作四小诗 其四

〔宋代〕 朱熹

吟馀忽自笑,老矣方好弄。慨然思古人,尺璧寸阴重。

武夷七咏 其一 天柱峰

〔宋代〕 朱熹

屹然天一柱,雄镇斡维东。祇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

家山堂晚照效辋川体作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夕阳浮远空,西峰背残照。爽气转分明,与君共晚眺。

次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 其一 乳饼

〔宋代〕 朱熹

清朝荐疏盘,乳钵有真味。不用精琼糜,无劳烂羊胃。

易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潜心虽出重爻后,著眼何妨未画前。识得两仪根太极,此时方好绝韦编。

次韵傅丈武夷道中五绝句 其一

〔宋代〕 朱熹

地久天长岁不留,坐来念念失藏舟。回看万法皆儿戏,还直先生一笑不。

观祝孝友画卷为赋六言一绝复以其句为题作五言四咏 其四

〔宋代〕 朱熹

草阁临无地,江空秋月寒。亦知奇绝景,未必要人看。

登罗汉峰

〔宋代〕 朱熹

休暇曹事简,登高恣窥临。徜徉偶此地,旷望披尘襟。

落日瞰远郊,暮色生寒阴。欢娱未云已,更欲穷幽寻。

行披茂树尽,豁见沧溟深。恨无双飞翼,往诣蓬山岑。

首页  36 37 38 39 40 41 4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