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的诗词 ► 王恭的名句
清川带长林,雨后宜水木。澹沲天影寒,孤光霁人目。
归云澹空青,虚窗响悬瀑。日夕山气佳,心閒道机熟。
烟际下遥钟,西岩数峰绿。
曾是瑶池弄影嘶,病来无复锦障泥。只今毛骨多消减,空对寒原百草齐。
龙门岁晚惜同心,迢递龟峰远更寻。残雪乱山频对酒,白云芳草又分簪。
离堂夜烛猿声断,别路江枫雁影深。名下只今多俊逸,临岐高唱比南金。
醉逐吟鞭任去迟,夕阳前路更多岐。上林春物仍堪赏,莫负秋风薜荔期。
洞口微钟夕,阴林散夜声。孤灯残月下,千嶂断猿鸣。
飒沓惊禅定,萧条动客情。卷帏清不寐,松际月斜明。
晚家大堤曲,几见大堤春。开门对三峰,宛若平生亲。
别来沧海东,倍忆三峰好。眼前不见同心人,梦飞只在三峰道。
早晚归来大堤曲,三峰垆头酒应熟。
宫县声绕凤台春,万舞雍容对玉宸。华表忽惊千岁别,恩波遥借一归人。
边淮独树斜连海,故陇寒楸远入闽。莫向尘中成久别,太平天子重明禋。
独坐空窗里,幽泉入户鸣。山林甘寂寞,风月共凄清。
夜半猿声断,空庭烛影明。萧条松叶下,缨冕不关情。
置酒雁峰上,酣歌豁冲襟。临觞不尽醉,何以慰我心。
望望遥天云,苍苍远州树。落日波上风,残钟鸟边屿。
此别虽未远,重来复何时。论交愧知己,握手翻成悲。
君卧黄山云,我弄沧洲月。云月两悠悠,相思坐超忽。
夜静潮声远,城高月影寒。梅花孤角断,灯火几家残。
枫叶愁中落,乡林梦里看。天明倚霜树,云水浩漫漫。
卜居曾费买山钱,林下萧条屋数椽。绝涧垂萝时见瀑,绿槐残雨昼闻蝉。
潭边鹿过疑盘谷,岭口人看似辋川。自是幽栖无外事,闭门闲看养生篇。
海国霜寒断雁飞,五门何处整朝衣。凤台月色空中白,长乐钟声马上微。
中岁一官仍独冷,西胶三礼似应稀。杜陵别后襟期少,谁共樽中醉落晖。
束带何须见督邮,宁辞五斗便归休。秋风几度黄花酒,醉看飞鸿过石头。
残柳绿依依,离樽对夕晖。断鸿随去棹,落叶映行衣。
楚国烟中尽,淮山鸟外微。宦游终在客,岁晚早言归。
关河残叶下,征棹复西游。远火台城迥,微霜禁苑秋。
诏书天上出,宣室夜深留。浩荡论经史,时时近冕旒。
成周嘉禾纪王瑞,一茎芃芃连九穗。汉家宫殿发灵芝,金光晔晔生铜池。
紫文缃核浮香来,复见君侯府庭内。王母仙根岂浪传,玄都佳种今犹在。
繁花并蒂玉交柯,异体同苞孕太和。非关雨露生成别,自是公门佳气多。
红莲幕下开仙馆,何必天台羡刘阮。鹦鹉斜飞不敢窥,祥乌欲下空偷眼。
锦袍朝觐又承恩,采摘唯应奉至尊。宸居玉食天齐寿,九节昌阳何足论。
积雨抱幽独,斋舍何寥寥。缅怀博陵子,隐处唯一瓢。
濯足双涧深,行歌七岩遥。如何在城市,巾舄生尘嚣。
蕙草日已萎,松花日已凋。相思不可见,梦落寒江潮。
九日凤山路,登临喜盍簪。风飘乌帽落,云度菊杯深。
树色残孤笛,鸿声带远砧。醉来同藉草,不觉夕阳沈。
野花垂岭口,无主亦芳菲。色映林僧帽,香随木客衣。
凄凉
木香花发是清明,杜宇声来减客情。远道春深那忍别,一樽江上且同倾。
青塘白马门空掩,积雨寒山暮独行。相识非君相慰藉,乱离心事有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