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李光李光的诗词
李光

李光

[ 宋代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李光的诗词

元弼主簿喜饮而吝于开阁又累输棋不偿同僚颇以为言八月朔出郊乃有厄陈之叹因再次其韵

〔宋代〕 李光

飞盖追随访隐沦,坐中佳客有荀陈。贪杯且可偷邻瓮,爱竹何须问主人。

雨后已看山色爽,云头渐喜月华新。烹羊载酒邀同社,冷落杯盘笑集珍。

得之寓静斋敩学之暇不废吟咏甚自得也因其归省作诗送行

〔宋代〕 李光

数椽茅屋绝过从,窗户深明一径通。雨过竹丛增晚翠,风翻荷沼乱殷红。

揩磨五字无瑕颣,鼓吹群经有折衷。敩学从来自强半,应怜时辈尚谈空。

赠高端礼

〔宋代〕 李光

炎暑劳相过,清言扇为停。新吟舍瑟作,衰耳洗竽听。

诸老子犹接,正音今已零。君家高记室,句法是仪刑。

诗悼德舆通判寺丞

〔宋代〕 李光

扁舟访我海边村,笑语俄惊隔九原。萧寺新题云有态,故乡清誉玉无痕。

伤心姹女能传业,衔痛慈亲尚倚门。纼绋情乖临穴送,一尊聊酹若敖魂。

秋日杂咏十首 其四

〔宋代〕 李光

招呼佳侣暂忘形,夜久金茎露欲零。风捲晴云时点缀,未妨华月上青冥。

赠李振祖

〔宋代〕 李光

儿时思致早飘然,便合高鶱在少年。下第令人感二鸟,上庠寄径应三鳣。

义方永诀诗无恙,手泽珍藏墨尚鲜。识取前修显扬事,决科之外有流传。

游破山通幽轩用前人韵呈同行诸友

〔宋代〕 李光

小轩佳致信通幽,爽气侵人挟九秋。暇日不妨寻旧隐,清时无用借前筹。

能诗谁复追常建,爱竹吾今似子猷。已有琴书随杖履,更邀闲客伴清游。

亨仲察判赴召以重阳日酌酒梦草堂赋诗送行

〔宋代〕 李光

梦草池边一笑同,冥冥云迹羡飞鸿。青山不属红莲客,黄菊羞簪白发翁。

直使淮南叛谋寝,未妨冀北马群空。中兴事业须公等,勿惮危言达圣聪。

予得罪南迁朝廷枢密院准备差遣张君送伴凡八十日予嘉其勤于其行也作诗送之 其二

〔宋代〕 李光

瘦筇羸马一貂裘,江浙湖湘得纵游。万里远劳君伴送,隔年应笑我淹留。

默祈衡岳云开岭,夜入浯溪月满舟。北阙旧交如问讯,为言白尽老人头。

次韵奉酬当时参议见赠游钟山五诗 其一

〔宋代〕 李光

二水苍茫外,千峰杳霭间。伤心金碧地,举目异河山。

元发惠鸣鸡 其二

〔宋代〕 李光

朱冠玄臆气横秋,得食相呼饱即休。语默从来有程度,不妨风雨夜飕飕。

寄内

〔宋代〕 李光

学道参禅久不成,惟将曲糵破愁城。三杯径醉客已去,一枕未回天欲明。

长羡篱边元亮醉,谁怜泽畔屈原醒。瓮头浊酒须多酿,准拟归来细细倾。

同永嘉诸贤奠谒右丞许公少伊

〔宋代〕 李光

葱郁佳城秘,回环宅兆深。悬崖森翠柏,踊地布黄金。

天下方云扰,斯人竟陆沈。尘侵徐孺榻,弦断伯牙琴。

悼亡子诗

〔宋代〕 李光

脱屣尘寰委蜕蝉,真形渺渺驾非烟。丹台路杳无归日,白玉楼成不待年。

宴坐我方依古佛,空行汝去作飞仙。恩深父子情难割,泪滴千行到九泉。

咏史

〔宋代〕 李光

入关不守旧山河,汉用张良作网罗。垓下不知兵已合,夜深方讶楚人多。

予去开化三十年戊午仲冬自江西召还道由江山境感叹成小诗

〔宋代〕 李光

依然山色与溪声,岁月峥嵘祇自惊。独有老农能耐久,路傍犹说长官清。

乙丑二月予赴贬琼山苏令办自蔚平追路至陆川访别临行作两小诗 其一

〔宋代〕 李光

墟落相逢一笑迎,旋沽浊酒得深倾。明朝转首俱千里,君到藤江我到琼。

达明宫使右丞宠寄新诗辄次韵为谢二首 其二

〔宋代〕 李光

衰白相逢赣水边,十年存没竟谁贤。别来旧隐荒三径,醉后高谈惊四筵。

晚节功名君未免,半生忧患我堪怜。秋风久负莼鲈约,归梦时时到剡川。

重午食大麦

〔宋代〕 李光

春来斗米欲逾千,麦熟家家爨有烟。手磨旋推云子落,脚铛深煎蚌胎员。

香闻并舍儿童喜,效录奇方胃海便。信是书生能说食,杜陵饥客漫流涎。

题义郴传神赞

〔宋代〕 李光

平生疾恶不量力,指佞击奸期屏迹。流落南荒二十年,更无一点烟尘色。

首页  14 15 16 17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