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 罗钦顺的诗词
黄鸟正嘤鸣,垂杨拂曙晴。幕閒都督府,舟发石头城。
宦业孚台论,离筵怅友生。向来观国眼,今去转分明。
一叶飘黄下碧柯,羁怀强半属诗魔。山围晚市风尘合,月满秋庭草露多。
宾主东南原自美,才华西北定谁过。玉泉金井深千尺,汲引无能奈若何。
曾从东海溯天河,又占吴山第一坡。官比旧寮真特达,剑蟠深匣未销磨。
薰风别院啼黄鸟,细雨閒阶长绿莎。飞盖东西休草草,要听含哺老人歌。
公事粗能了,私情自合通。暂迂千里道,偏得一帆风。
过我冬才半,趋庭日正中。金绯堂上下,桑梓屋西东。
寿酒先春熟,华灯彻夜红。鹤鸣欣子和,埙起听篪终。
燕贺逢迎数,牛眠洒扫恭。朱弦还雅调,玉树惬深衷。
龙福三生石,玉山百丈峰。辙因乘兴远,诗为索题工。
溪鸟群相狎,岩花漫作丛。旧游人渐减,新好趣应同。
乡井虽云乐,官资亦颇崇。吾翁如月眼,贪看及民功。
星郎踪迹半天涯,今日槎头却到家。万里风云随绛节,九原香火拜黄麻。
板舆曲尽人间乐,昼锦从教里闬誇。想得盍簪重对酒,东风开遍上林花。
徵书暂起陶园主,祖道荣归仆寺卿。京洛风尘从此出,哲人心迹到头清。
鸥迎钓艇添新伴,客闯诗坛续旧盟。乐事剩于谖背取,傍花啼作小儿声。
晓分青帛出廷中,才地真当海镇雄。马首直迎初上日,旌旄微飏欲回风。
亦知物色劳题咏,应有馨香妙感通。十载关心松柏路,更持杯酒酹先公。
展亲共喜天书下,持节遥看水部东。麟角新声谐律吕,马头晴色见龟蒙。
心驰阙里春风动,宴锡灵光礼数隆。周度想应河患急,早摅筹策赞司空。
爱国情真圣主怜,岁中官职看频迁。北来制锦蛮烟断,西去行春郢树连。
嘉绩尽教光汗简,老怀偏是惜离筵。丁宁至喜亭前柳,浅系东吴万里船。
坐久香风断续过,入心文字不嫌多。还寻䆳密深沈句,他日重逢奈若何。
一见能令双眼明,谢庭兰玉不胜清。二南诗熟闻来日,五采衣悬别后情。
樯上万鸦淮浦树,江头百雉豫章城。经过数寄平安字,莫遣高堂白发生。
颍水趋淮日夜流,几经名县又名州。悬知润及都蒙福,远近无烦子细求。
长空万里净无云,月色今宵满十分。清赏偶因严戒辍,远书频遣吉声闻。
山连北斗疑增峻,风入南楼觉尚薰。办得此心如此景,人间何事漫纷纷。
垣竹埤梧映碧溪,八龙名氏铄新题。乾坤此会今能再,江汉清流自不西。
前席已归黄阁老,雅歌仍和北山藜。黄花待我浑无恙,敢向霜枝着眼低。
十载清风苜蓿盘,时来今喜拜郎官。尊崇亦自民间起,得失饶经局外观。
酒尽江亭催去棹,秋生秦树解征鞍。朱弦只为知音赠,携到琴堂子细弹。
慷慨虞歌阕,峥嵘汉业成。乌江元入海,亭长谩多情。
义帝今安在,韩生已就烹。拔山如可恃,无处着天明。
群从风流不复瞻,喜看霜雪在多髯。芝兰满院纷呈秀,水竹成村独养恬。
山拱寿筵秋更碧,客贪清话夜仍淹。七旬自是人间少,五福惟应好德兼。
朝朝无事也升堂,退坐寒斋日正长。大学中庸频料理,不知身外有轩裳。
地平山迥渺洪流,西啮东吞得自由。道是牌洲须记取,驿楼仍在水中浮。
小楼偏得近高居,酒熟常蒙隔壁呼。最喜家庭多寿岂,不妨穷达有乘除。
古人可作归元亮,实事堪陈陋子虚。饮到酣时情已洽,天寒何必更投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