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 郑孝胥的诗词
秋风吹客武昌城,夏口新霜著木赪。楚月初开依薄雾,江流乍落动寒声。
平生幽兴端难遏,投老名场暗自惊。忧患如山容一罅,聊凭佳酿醉阿兄。
斯丘聊得暂婆娑,正是原头夕照过。高阜蟠龙回草色,密林泻绿入池波。
俊游谁辨閒中味,愚叟犹堪劳者歌。却念旧京颖滨老,祇凭花事坐销磨。
人海藏楼事有无,西山衔阙岁将徂。卷中匕首何曾见,为展残年《戌亥》图。
閒却西山那忍来,登临正动九秋哀。忧中有乐难忘酒,老去行吟苦废才。
兵气入南天不吊,太微移舍世空猜。一丘一水饶萧瑟,尽恋斜阳晚未回。
溪馆无人至,松杉閟翠微。乌山底处似,沈范二公祠。
万化有消长,而非减与增。短长初止此,得失亦何曾。
知退宁渠黠,好谋讵尔能。唯当量心力,兴到径须乘。
暗林渐分雾犹瀰,千花万蕊皆低迷。楼东花气与云接,朱酣白醉迎朝曦。
何人与花斗早起,精爽清明似难比。却愁断送几斜阳,付与醉生兼梦死。
寄禅本才士,为僧名转盛。见嘲壬秋翁,岛瘦心所病。
今年学寒郊,风味颇峭硬。虽云六十化,未免近饾饤。
山人当自寿,雄据天童胜。以诗作佛事,四海必响应。
聊为童子戏,直入散僧圣。
昭法死空山,其志诚皎洁。毕生绝交游,仅得全名节。
世士不能穷,无论蓄内热。小人偶作缘,宛转缁已涅。
置身清浊间,时名那可窃。吾党二三子,内讼庶不屑。
今年辽沈频来往,每出榆关一抚膺。海近天垂含浩渺,地平山纵竞骁腾。
危邦空叹吾为虏,浩劫终愁谷作陵。尽有边才谁用得,翻飞遥想郅都鹰。
韬楼好道更谈玄,爱石风流继米颠。持比东坡袖中物,孤根留为捍滔天。
东坡爱梅有神契,竹外斜枝称更好。梅干愈近花愈奇,此意可为知者道。
都城花市得柳梅,文士纷纷逞词藻。柳枝柔弱无风骨,忽缀梅花堪绝倒。
却疑对梅不解赏,深浅自呈见怀抱。劝君一證岁寒心,莫怒狂言被花恼。
所积亦已久,谁能默不言。探喉殊整暇,出手见渊源。
轶事皆庭训,高才定宿根。宣南朋好尽,忍触旧巢痕。
惜哉此江山,与我俱不偶。廿年来去迹,知者有钟阜。
作堂临濠上,终日对户牖。泊然疑可老,岂屑问谁有。
聊忘孤生哀,亦避世事丑。吾言宁欺天,有如堂下柳。
匏庵诗思浩无涯,强韵连篇力有加。妙手天机元吐锦,高枝老树自生花。
兴亡过眼论朝士,掌故罗胸剩一家。他日从君询旧事,欲编猿鹤记虫沙。
廿年夜起迹堪寻,习苦如忘老渐侵。冲雨冲风浑不避,一生吃著那关心。
大江东去意何如,暂驻旌旗上碧虚。祠庙云霄依太白,山川风物比南徐。
料量筋力艰虞际,总揽英才感慨馀。不信乖崖久閒地,吴民遮看老尚书。
双涧分流出翠微,春来红雨想沾衣。桃花曾见先皇日,真觉人间事已非。
置身杳万仞,世俗非我伦。弹指岁三百,乘化见遗阡。
节义有传人,殆此九世孙。岂徒继潜德,幽光发至文。
顾画曹所书,深情悲且敦。展图欲感涕,醇行不自言。
晚世重名教,避名道尤尊。此理犹为浅,相看惟喟然。
乱世能全不易哉,羡君槐国梦初回。诗馀小绮宁为累,酒半徼狂亦已衰。
短榻移来书枕藉,虚廊行处石崔巍。平生词客饶相识,却为斯人惜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