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引庆 [ 明代 ]

(约公元一五六0年前其后在世)字娟姝,云间(今上海市)人,张引元之妹。约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前后在世。工诗,与姊作合为《双燕遗音》一卷,《明史艺文志》传于世。

至仁 [ 明代 ]

字行中,鄱阳人。元末住绍兴崇报寺洪武初应召与钟山法会后主虎丘寺有澹居槁。

汪循 [ 明代 ]

徽州府休宁人,字进之。弘治九年进士。授永嘉知县,官至顺天府通判。正德初,以刘瑾擅权,一日三上疏,请裁革中官。又陈内修外攘十策,为瑾所忌,罢官归里。有《仁峰文集》。

彭廷赞 [ 明代 ]

彭廷赞,字仲垣,号忏庵。番禺人。事见明张乔《莲香集》卷二。

张绉英 [ 明代 ]

张洙,号平台,顺德人。

罗肃 [ 明代 ]

罗肃(公元一四一八年前后在世)(一作名简)字汝敬,号寅庵,庐陵人。生卒年不详,约明成祖永乐十六年前后在世。永乐二年(公元一四o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就文渊阁读书。不称旨,即日遣戍。自此努力学问,累迁侍讲。仁宗时,忤旨下狱。既而起用,改御史,直声震一时。宣宗时,擢工部右侍郎,两吏安南。还,督两浙漕运,理陕西屯田,多有建置。以疾告归,卒。肃著有寅庵集三卷,外集四卷,(均《四库总目》)传于世。

谢少南 [ 明代 ]

谢少南(1491-1560),男,明朝上元(江苏南京)人,字应午,一字与槐,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河南布政司参政,以文才显。

冯祖辉 [ 明代 ]

冯祖辉,明思宗崇祯间人。

邹元标 [ 明代 ]

(1551—1624)江西吉水人,字尔瞻,号南皋。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乔宇 [ 明代 ]

(1457—1524)山西乐平人,字希大,号白岩。杨一清弟子,后又从李东阳游。成化二十年进士。授礼部主事。正德时官南京兵部尚书。朱宸濠叛,宇守备甚严。帝至南京,江彬矫旨求索,宇辄裁抑之。嘉靖初为吏部尚书,起用被权幸黜逐诸臣,气象一新。旋以争“大礼议”忤帝意,又反对召用席书、张璁、桂萼等触帝怒,乃乞休。旋被夺官。隆庆初追复官爵,谥庄简。有《乔庄简公集》。

陆完 [ 明代 ]

陆完(1458-1526),字全卿,号水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正德初出任江西按察使。正德三年(1508)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次年改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江防,召为左佥都御史。正德五年升兵部右侍郎,后兼右佥都御史,镇压刘六、刘七农民起义,迁右都御史仍督军务。正德七年迁左都御史,正德八年擢兵部尚书,提督团营,加太子太保。正德十年闰四月改吏部尚书。正德十五年十一月初三日,以交通交宁王宸濠执至通州下狱,十六年谪福建靖海卫。嘉靖五年(1526)卒,年六十九。

如晓 [ 明代 ]

明僧。浙江萧山人,字萍踪。幼不知书,年二十余逃罪临安山中为僧。栖古庙十余年。尝于深山明月之夜,见竹影在地,豁然若悟,折枝画炉灰,遂善书画。崇祯间结茅居于乌石峰侧,名曰岩艇。

周沛 [ 明代 ]

字允大,绍兴山阴人。有浮峰集。

黄惟楫 [ 明代 ]

明浙江天台人,字说仲。有《黄说仲诗草》。

胡宗奎 [ 明代 ]

胡宗奎,英德人。明武宗正德七年(一五一二)贡生。官福建按察司经历。事见清道光《英德县志》卷九。

施教 [ 明代 ]

施教,明代医生。字子承,号心菊。无锡(今属江苏)人。幼丧父,精研儒学,久不得志。遂弃儒从医。取《素问》、《难经》及金元诸家之书,互为参证,久之通悟,诊视有方,投药无不效。善用人参,谓:百病从虚入,气实则病去,故以人参为主,他药为佐,每获良效。
金幼孜

金幼孜 [ 明代 ]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后人集其遗文辑成《金文靖集》。

危进 [ 明代 ]

字伯明,金溪(今江西金溪)人。素(一三o三至一三七二)子。书法有父风。工诗,列光岳英华三体诗中。《大观录》。

李崇仁 [ 明代 ]

崇仁天资英锐,文辞典雅,李穑称之曰:“山子文章,求之中国,不多得也。”

吴子孝 [ 明代 ]

(1495—1563)苏州府长洲人,字纯叔,号海峰,晚号龙峰,吴一鹏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台州推官,擢广平通判,历官至湖广参政。被谗免官。漫游山水而归。东南倭患严重之际,每为地方官出谋划策。病《宋史》芜杂,欲加删润,稿未就而卒。善书法。文章弘衍浩博,诗尤工。有《玉涵堂稿》。

余善 [ 明代 ]

善字复初,玉峰清真观道士。

张家玉 [ 明代 ]

(1615—1647)广东东莞人,字元子。崇祯十六年进士。李自成破京师时被执,劝自成收人望。自成败,南归。隆武帝授翰林侍讲,监郑彩军。隆武帝败,回东莞。永历元年,举乡兵攻克东莞城,旋失。永历帝任之为兵部尚书。又结连草泽豪士,集兵数千,转战归善、博罗等地,旋为清重兵所围,力尽投水死。永历帝谥文烈。

马世奇 [ 明代 ]

(?—1644)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君常。幼颖异,嗜学,有文名。崇祯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左庶子。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军破京师时,自缢死。

李士濂 [ 明代 ]

李士濂,字匪何。程乡(今梅州)人。士淳兄。清光绪《嘉应州志》卷二三有传。

严一鹏 [ 明代 ]

严一鹏,字化卿,号云岑,明常州府无锡人。明神宗万历五年(1577)中进士。以母老,不就选。越七年,始授行人,擢御史。卒赠刑部尚书。有《二知轩诗稿》。

杨嗣昌 [ 明代 ]

(1588—1641)湖广武陵人,字文弱。杨鹤子。万历三十八年进士。除杭州府教授,累进户部郎中。天启初,引疾归。崇祯初,起河南副使,十一年,夺情入阁,仍掌兵部。是年清兵再次入关,卢象升主战,嗣昌主和,遇事掣肘,致象升孤军战殁,嗣昌贬三秩,戴罪视事。十二年,文灿招降之张献忠等再起。崇祯帝特旨命嗣昌督师。次年,经襄阳入川驻重庆,追击献忠军。而献忠“以走致敌”,明军疲于奔命。十四年,献忠军长驱出川,破襄阳,杀襄王。时李自成亦破洛阳,杀福王。嗣昌闻之,畏罪自杀。有《杨文弱先生文集》。

招于莘 [ 明代 ]

招于莘,字鹤岩。番禺人。明世宗嘉靖十三年(一五三四)举人,官江西玉山知县。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四。
张居正

张居正 [ 明代 ]

(1525—1582)湖广江陵人,字叔大,号太岳。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编修。严嵩、徐阶均器重之。迁右中允,领国子司业事,与祭酒高拱善,相期以相业。阶代嵩为首辅,倾心委之。隆庆元年引之入阁。阶致仕,居正与司礼监李芳谋,引拱入阁。同定封俺答事,北边遂得安宁。此后渐生嫌隙,神宗时与司礼监冯保谋,逐拱,遂为首辅。神宗即位时年幼,小有过失,慈圣太后即责云:“使张先生闻,奈何?”及帝渐长,心厌之。卒,谥文忠。未几弹劾者即纷起。次年,追夺官爵;又次年,籍没家产。天启间,始追复故官。有《张太岳集》、《太岳杂著》等。

饶忠学 [ 明代 ]

饶忠学,开建县(今广东封开县)人。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一五九五)贡生。三十五年任长乐县教谕。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一,清康熙《开建县志》卷八有传。

喻时 [ 明代 ]

(1506—1570)河南光山人,字中甫,号吴皋。嘉靖十七年进士。授吴江知县。有治绩,擢御史。严嵩入阁,时疏劾之,帝不听。官至南京兵部侍郎。
首页  47 48 49 50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