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词词牌名瑞鹧鸪

瑞鹧鸪

《宋史·乐志》中吕调。元高拭词注“仙吕调”。《苕溪词话》云:“唐初歌词,多五言诗,或七言诗,今存者止《瑞鹧鸪》七言八句诗,犹依字易歌也。” 按《瑞鹧鸪》,原本七言律诗,因唐人歌之,遂成词调。冯延巳词名《舞春风》,陈彭年词名《桃花落》,尤袤词名《鹧鸪词》,元丘长春词名《拾菜娘》,《乐府纪闻》名《天下乐》。《梁溪漫录》词有“行听新声太平乐”句,名《太平乐》;有“犹传五拍到人间”句,名《五拍》。此皆七言八句也。至柳永有添字体,自注“般涉调”,有慢词体,自注“南吕宫”,皆与七言八句者不同。

瑞鹧鸪(钦谱)简介

《宋史·乐志》中吕调。元高拭词注“仙吕调”。《苕溪词话》云:“唐初歌词,多五言诗,或七言诗,今存者止《瑞鹧鸪》七言八句诗,犹依字易歌也。”按《瑞鹧鸪》,原本七言律诗,因唐人歌之,遂成词调。冯延巳词名《舞春风》,陈彭年词名《桃花落》,尤袤词名《鹧鸪词》,元丘长春词名《拾菜娘》,《乐府纪闻》名《天下乐》。《梁溪漫录》词有“行听新声太平乐”句,名《太平乐》;有“犹传五拍到人间”句,名《五拍》。此皆七言八句也。至柳永有添字体,自注“般涉调”,有慢词体,自注“南吕宫”,皆与七言八句者不同。

瑞鹧鸪(钦谱) 格律一 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 冯延巳

才罢严妆怨晓风粉墙画壁宋家东蕙兰有恨枝犹绿桃李无言花自红
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仄仄仄平平韵仄平仄仄平平仄句平仄平平平仄平韵

此调本律诗体,七言八句,宋词皆同。其小异者惟各句平仄耳。此词前后段起句、结句第二字、第六字俱仄声,中二句第二字、第六字俱平声。宋人如此填者甚少,惟陈彭年词“尽出花钿散宝冿,云鬟初剪向残春。因惊风烛难留世,遂作池莲不染身。贝叶乍疑翻锦绣,梵声才学误梁尘。从兹艳质归空后,湘浦应无解佩人。”平仄同此,馀皆照贺体填。

瑞鹧鸪(钦谱) 格律二 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 贺铸

月痕依约到西厢曾羡花枝拂短墙初未识愁那是泪每浑疑梦奈馀香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此词前后段起句、结句第二字、第六字俱平声,中二句第二字、第六字俱仄声,宋人俱照此填。其馀平仄惟取协调,可不必拘,故不复注。

瑞鹧鸪(钦谱) 格律三 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柳永

三吴嘉景占风流渭南往岁忆来游西子方来越相功成去千里沧波一叶舟
中平平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句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此词前段起二句、结句、后段起句、结句仍作七言,与《瑞鹧鸪》同,馀则摊破句读,自度新声。如前段第三句作四字一句、五字一句,即词家添字法。后段第二句作六字句,即减字法。第三句作六字一句、八字一句,即添字法。多押一韵,即偷声法。本集自注般涉调,为黄钟之羽声,与中吕调为夹钟之羽声、仙吕调为夷则之羽声,皆羽声也。按柳词别首、晏殊词二首俱与此同。惟晏词前段起句“越娥红泪泣朝云”,“越”字仄声。后段起句“前村昨夜深深雪”,“前”字平声,“昨”字仄声。第三、四句“何时驿使西归,寄与相思路、一枝新”,“何时”二字俱平声,“寄”字仄声。又柳词别首后段第三、四句“恨听烟坞深中,谁恁吹羌笛、逐风来”,“烟”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所采《梅苑》词。

瑞鹧鸪(钦谱) 格律四 双调六十四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 《梅苑》无名氏

临鸾常恁整妆梅枝枝仙艳月中开可煞天心故与多端丽那更罗衣峭窄裁
平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此与柳词同,惟后段第三、四句作四字两句、六字一句异。宋李之仪《姑溪词话》云:“唐人歌词,但以诗句而用和声,抑扬以就之。至唐末,遂因其声之长短,而以意填之,始一变以成音律。”按此则知贺体犹沿唐调。柳词、晏词及此词惟起结犹作七言,中间长短错综,实系新声也。所以元曲用宋调,不增减者名为“引子”,添入新声则为“过曲”,亦此意耳。

瑞鹧鸪(钦谱) 格律五 双调八十八字,前后段各九句、五平韵 柳永

宝髻瑶簪严妆巧天然绿媚红深绮罗丛里独逞讴吟一曲阳春定价何啻值千金倾听处
中仄平平韵平平仄句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句中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句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读

此词见《乐章集》,亦名《瑞鹧鸪》,其字句与前两体截然不同,因调名同,故为类列。其可平可仄有柳词别首可校。

瑞鹧鸪(钦谱) 格律六 双调八十六字,前后段各九句、五平韵 柳永

吴会风流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瑶台绛阙依约蓬丘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触处青蛾画舫
平仄平平韵平平仄句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句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句

此词《乐章集》不载,见《花草粹编》。与前“宝髻瑶簪”词同,惟前段第八句作六字句,少一字,后段第四、五句作四字两句,少一字异。

瑞鹧鸪·城头月落尚啼乌
宋代苏轼
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来,两县令先在。

城头月落尚啼乌。朱舰红船早满湖。鼓吹未容迎五马,水云先已漾双凫。

映山黄帽螭头舫,夹岸青烟鹊尾炉。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求僧榻寄须臾。

瑞鹧鸪

温柔乡里睹春容。无语闲将脚带松。魂梦阳台迷暮雨,丰姿洛浦挹仙风。

追陪梅下黄昏路,仿佛槐安富贵宫。旧恨上心空有感,扫除全付一杯中。

瑞鹧鸪 其一

雏莺初啭斗尖新。双蕊花娇掌上身。总解满斟偏劝客,多生俱是绮罗人。

回波偷顾轻招拍,方响底敲更合

瑞鹧鸪

风韵雍容未甚都,

尊前甘橘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

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

醉后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开真有意,

要吟风味两家新。

瑞鹧鸪 收家书
元代马钰

家书接得急开封。正值糊窗要避风。我愿难随你意去,道心不与俗心同。行功未满大千数,云水须游太一宫。传语儿孙并弟侄,后来书至*墙

瑞鹧鸪
元代马钰

心香爇起唱行香。真乐真闲兴味长。便觉眉头无利锁,何愁身上有名缰。

昔年曾作肥家子,今日还为出舍郎。到此逍遥常自在,哩凌哩啰又何妨。

瑞鹧鸪 过柳渡
元代马钰

马风宁海遇重阳。西入关来放肆狂。好看梅溪杨柳渡,喜游竹径杏花冈。秦川铺锦宜春睡,渭水横丝系日长。胜景无穷吟不尽,命工图画比仙

瑞鹧鸪 劝道友
元代马钰

清虚虽好恋家缘。著甚因由上得天。顶戴恩山犹论道,身居苦海尚擎拳。

是非窟里功难就,名利丛中果怎圆。若不回头寻出路,如何只恁做神仙。

报师恩 俗瑞鹧鸪继重阳韵
元代马钰

弟兄雠解遇风仙。从此和同喜面圆。不习儒风不义手,便遵道教便擎拳。

九玄决救离于地,七祖起升得上天。更对师前当发誓,化人修善结良缘。

瑞鹧鸪
元代王哲

夏季裁量十四郎。炎炎火焰越忙忙。百巧场中夸意锐,万人丛里用心刚。

丝绢罗纨铺内藏。金银珍宝架头光。独做辛勤心自苦,浑家丰足业谁当。

报师恩 俗瑞鹧鸪
元代王哲

地仙中仙与天仙。认得三田月正圆。自己若能施笑面,那人未肯便兴拳。撇*弄脚虚粘地,猛烈回头合上天。若被利名牵绊住,十分失了好因

瑞鹧鸪
元代王哲

三才剖判做辉华。三教分明吐甲芽。三宝炼烧红焰宝,三车搬运紫河车。

三峰影里观真宅,三耀光中是本家。三岛十洲堪捣药,三清十极聚青霞。

瑞鹧鸪
元代王哲

春季裁量十四郎。风流玉貌好轻狂。每夜房中怜美妇,常时腹内痛饥肠。

以此街前来背箱。利多扑入彩帛行。刀尺使时无作念,妻儿爱处越馨香。

瑞鹧鸪
元代王哲

修行孰是炼金丹。炼就方知两事全。七返不容开四户,九还应是转三田。

气神交结为珍宝,灵性分明作大仙。今日却归元本路,自然清静永恬然。

瑞鹧鸪
元代王哲

争似休休事事忘。虚无境内觅清凉。若是会探潭底月,便教认得雪中霜。

共我为邻住洞房。凭作伴爇心香。不日修成功与行,骑鸾跨凤入仙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