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梦过

裁句难工,提壶去也,云天一望长些。双桨当车,须知处处吾家。

船头鸥趁溪头月,伴笛声、散入芦花。待眠时、衣裹烟波,

高阳台 晚鸦

玉镜临川,碧痕浮树,频年觅路村前。此际昏黄,谁怜破寂声乾。

形癯避影偏贪浴,奈夕阳、曝背犹寒。怎应教、终古垂杨,一似归鞭。

群心徒羡云边雁,总分行折翼,零乱低翻。绕遍天涯,无端消瘦苍颜。

空怀反哺回肠断,念无余、滞穗秋田。更依依、怕到中宵,又度霜天。

高阳台 九日感赋

霜意催砧,萸香恋袂,倦吟人在沧州。梦冷东篱,那堪重省清游。

近来身似庭前树,感西风一例惊秋。听沈浮,不说飘零,祗算淹留。

明年此日知何处,问夕阳无语,衰柳含愁。匝地风波,几番误了扁舟。

莼丝已共江烽老,甚人前犹道归休。恨悠悠,手把黄花,独上层楼。

高阳台

清籁催凉,繁云做暝,撩人无限新愁。门掩黄昏,又看绿褪红休。

蕉心已自先秋碎,甚丝丝、欲往难收。苦淹留,昼永如年,屋小如舟。

依稀此景何从见,忆孤蓬倦梦,系缆荒洲。历劫湖山,凄迷怕问重游。

幽怀一似寒芦絮,散西风、万绪千头。思悠悠,罨了炉香,下了帘钩。

高阳台

细雨鸣廊,微吟和漏,秋衾初试吴绵。人病花愁,明蟾能几回圆。

旧游已是霜蓬散,况惊传江上烽烟。最凄然,渺渺苍波,何日归船。

高寒把袂当时语,甚冰轮未满,先照离筵。云海沈沈,清辉知在谁边。

孤尊对影从来惯,算销魂未抵今年。再休言,一样情怀,千里婵娟。

高阳台 唐山地震,避难于北京西郊而作

暑气初收,蝉声乍歇,重来恰又秋阴。曾几何时,长安旅梦频惊。

驱车迤逦长杨道,隐红墙栋宇沉沉。太无端地坼鳌翻,水咽龙吟。

蓬莱几度知清浅,有蚊虻过眼,荧惑飞星。翠挹西山,闭门废登临。

怀人忆旧浑无绪,更清游俊约难寻。莫凭栏,一抹斜阳,万叠愁心。

高阳台 蟹爪菊

分瓣如钳,排枝作簖,重阳放出英标。一壳含黄,甚时仙液勤浇。

禁寒身满披金甲,战西风一色秋鏖。任横行香界中间,小队霜苞。

诗人老去无肠断,剩芳心对赏,晚节清高。叶底爬沙声,寻蟋蟀篱坳。

煎茶小待生鱼眼,插螺瓶细数花梢。快餐英右手持杯,左手持螯。

高阳台 残荷

破伞支风,团蕉仆水,青黄叶叶离披。月本难圆,今来缺影如圭。

瓜皮艇子横塘路,拂双桡碎响玻璃。雨敲时清脆声声,索要留伊。

翠华三海今何地,记龙舟舣处毡黄旂。一劫枯香,无情吹老红衣。

何须作镜遗中妇,算霜华两鬓先知。露盘歊有泪成珠,莫寄相思。

高阳台 某学使按试鄜州,其夫人寄红袜与之,即告归,和休庵

云幔兜香,星轺軴月,天涯多少离愁。双照何时,枕中便是鄜州。

一笺燕子亲衔到,道相思盼断庚邮。寄诃梨人影衣香,贴近温柔。

沈郎定也腰围瘦。比宋家半臂,别样风流。染透胭脂,深深曾护鸡头。

密将绣段传私语,好归来眉史仍修。莫孤他摺晕斑痕,重熨薰篝。

高阳台 和吴镜予重九原韵

又是重阳,嗟予老病,流年镜里堪惊。红叶黄花,悲秋心绪层层,沧桑阅尽兴亡史,只铜驼,荆棘纵横。

更伤心,如此江山,狐鼠横行。嗟嗟十万黄巾,恐无家可恃,那有归程,赤手空拳,问天天道何凭。

忧民尽是欺人语,看纷纷,悍将骄兵,最难听,号冻啼饥,一片悲声。

高阳台 艺园话旧

万里间关,四年契阔,缁尘染尽髭须。绝塞生还,故吾应讶今吾。

投荒九死心犹悸,怪归来,还茹秋荼。恨难纾,既痛而今,又悔当初。

哀情欲待为君吐,怕社神笑我,山鬼嘲予。别泪才干,离魂又上征途。

秋天意气思雕鹗,怅浮云,蔽日无余。极烟芜。目断眸凝,白草黄榆。

高阳台 1950年除夕台北

蓬海翻澜,浮螺掩雾,凭栏顿失遥天。径滑泥深,故乡一样残年。

经时忘却抒愁笔,蓦回首、思落谁边。几多时,云外婆娑,一晌无言。

春花已有人相送,看红融绛颊,向我嫣然。莫道天涯,殷勤同惜羁连。

东风倘识来时路,问春深、可放归船。但人间,月几番圆,事几番全。

高阳台

瘦柳依桥,江枫伴岸,水乡十里帆斜。能几番寒,秋深处处人家。

西风不管尘寰事,到荒郊、冷换年华。新霜里,红翻柿叶,雪散芦花。

登楼却记当年意,有梦闻楚些,歌咽胡笳。不道相逢,依然愁损天涯。

薄游早倦人间住,问閒云,何处仙槎。枉凝眸,残照无言,缓送归鸦。

高阳台 1947年1月西湖罗苑

迟日临妆,閒云弄影,画桡去后平湖。望远凭栏,茧抽不尽愁余。

劫灰又照新烽火,问苍生、何处吾庐。暗销凝,如此山川,惨澹难图。

朔风紧卷残年去,镇天横平野,冰合千渠。漏纪将穷,流光倘立斯须。

几时匝地春雷发,破天悭、稚绿齐舒。只人间,新梦沉迷,旧梦模糊。

高阳台 丙戌初冬赋呈冰姊

望杳遗弓,愁侵短鬓,梦回蝉曳残声。前席虚怀,如今怎奈苍生。

丹枫已逐吴波远,乱悽笳、创雁宵征。怕飘零。向暖南枝,疏淡梅英。

阴凝。可是回阳候,但凭将朔气,洗出青冥。瘦了黄花,依然卓立霜晴。

沧桑一霎浑閒事,忍伶俜、看转春荣。正关情。换谱幽兰,浅醉瑶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