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词宋代仆性懒慢喜睡而吏事亦早休因得遂其欲琳老数

仆性懒慢喜睡而吏事亦早休因得遂其欲琳老数

宋代毛滂

先生晓开城旦书,坐与老农相嗫嚅。

槐阴翠圆吏已散,归来下帘手撚须,

胸中百纸无处使,静看穷达如呼虑。

身閒睡饱亦不恶,何用一躍惊骀驽。

去年凿池筑潜玉,清夜明月挂碧芦。

先生独吟亦径醉,谁见露鹤寒相呼。

径山老人笑疏懒,云当运动如户枢。

朝来此老意不已,溪寺破雨遗天苏。

紫房雁觜擢烟缕,细根蝗蚓蟠苔肤。

茯苓虽老避芳液,团参已贵惭云珠。

先生领意手自植,衣袂馥馥侵蘼芜。

从今抱翁十日往,欲将后健酬前劬。

何时一饱翳凤凰,缑山月夜听笙竽。

长吟往觅五麟,翩然那复烦双凫。

坐看白驹变古今,浮沤流电皆须臾。

此语险怪傥未然,引年聊与昌阳俱。

不须仙人九节杖,他年要与猱争途。

凌霄峰头觅此老,登山过水安用扶。

暂无译文及注释提交译文

猜你喜欢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六

正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

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木假山记
宋代苏洵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范尧夫彝叟兄弟

园僻青春深,衣寒积雨阙。

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

只疑玉壶冰,未足比明洁。

定风波·莫倚能歌敛黛眉

莫倚能歌敛黛眉。此歌能有几人知。他日相逢花月底。重理。好声须记得来时。

苦恨城头更漏永,无情岂解惜分飞。休诉金尊推玉臂。从醉。明朝有酒遣谁持。

和子由论书
宋代苏轼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

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

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橢。

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好之每自讥,不谓子亦颇。

书成辄弃去,谬被旁人裹。

体势本阔略,结束入细麽。

子诗亦见推,语重未敢荷。

迩来又学射,力薄愁官笴。

多好竟无成,不精安用夥。

何当尽屏去,万事付懒惰。

吾闻古书法,守骏莫如跛。

世俗笔苦骄,众中强嵬騀。

钟张忽已远,此语与时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