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词宋代晋州会上送卫伯绍休官南归

晋州会上送卫伯绍休官南归

宋代李复

叔宝风流喜高简,非意相干以理遣。

胜日一言能造微,众许冲情去人远。

斑斑气韵见诸孙,秋水神清惊俗眼。

追风逸骥自龙来,照夜灵珠须海产。

结发读书弃人事,南上衡庐宿云巘。

穷源欲探昆仑深,导河犹恨积石浅。

十年业白出石壁,错落青钱宜万选。

长衢骧首向云嘶,千里霜蹄思一展。

辛勤久未脱羁衔,蹀足蚁封嗟踠踠。

去冬怀绶到并州,投鞭三月春风满。

溪边行听踏踏歌,草露忽惊人世短。

地下枯骨不沽名,便弃华簪独恨晚。

寻山高顶白纶巾,寄食但乞青精饭。

醮坛龙虎夜星寒,海峤云霞春洞暖。

忆昔相逢洛水桥,偶来促坐襄陵宴。

半生契阔一日逢,互叹参差不相见。

新鬓早惊蒲柳衰,旧事重论风雨散。

我今渐叹暮骎骎,长卿多病嵇康懒。

肯强尘沙立暝途,逆流理檝厌牵挽。

待君植杖武夷山,南去寻君任双趼。

暂无译文及注释提交译文

猜你喜欢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六

正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

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木假山记
宋代苏洵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范尧夫彝叟兄弟

园僻青春深,衣寒积雨阙。

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

只疑玉壶冰,未足比明洁。

定风波·莫倚能歌敛黛眉

莫倚能歌敛黛眉。此歌能有几人知。他日相逢花月底。重理。好声须记得来时。

苦恨城头更漏永,无情岂解惜分飞。休诉金尊推玉臂。从醉。明朝有酒遣谁持。

和子由论书
宋代苏轼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

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

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橢。

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好之每自讥,不谓子亦颇。

书成辄弃去,谬被旁人裹。

体势本阔略,结束入细麽。

子诗亦见推,语重未敢荷。

迩来又学射,力薄愁官笴。

多好竟无成,不精安用夥。

何当尽屏去,万事付懒惰。

吾闻古书法,守骏莫如跛。

世俗笔苦骄,众中强嵬騀。

钟张忽已远,此语与时左。

李复

宋京兆府长安人,字履中,世称潏水先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尝师张载。喜言兵事,于书无所不读,工诗文。累官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使,以议边事不合罢。金兵入关中,起知秦州,空城无兵,遂遇害。有《潏水集》。 ► 李复的诗词

作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