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蟆缘云吞婵娟,径圆千里亏一边。何年吹缺堕九地,更复几时飞上天。
不悟素为明所误,削地更无开拓处。遂使骑鲸汗漫归,拟斫婆娑镜中树。
又疑白玉楼居大手笔,喝得倒行轮半仄。至今弗作玻璃声,犹自铮铮作金石。
不然十连酬贾难,怒发凛凛冲其冠。归来寒芒耿夜阑,亭亭小试龙文看。
半规朣朣尽分晓,团团如漆知多少。是中观德又观空,缺处何曾碍圆照。
饥蟆缘云吞婵娟,径圆千里亏一边。何年吹缺堕九地,更复几时飞上天。
不悟素为明所误,削地更无开拓处。遂使骑鲸汗漫归,拟斫婆娑镜中树。
又疑白玉楼居大手笔,喝得倒行轮半仄。至今弗作玻璃声,犹自铮铮作金石。
不然十连酬贾难,怒发凛凛冲其冠。归来寒芒耿夜阑,亭亭小试龙文看。
半规朣朣尽分晓,团团如漆知多少。是中观德又观空,缺处何曾碍圆照。
暂无译文及注释提交译文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