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经著灵药,兹品上不刊。
服之岁月久,衰羸反童颜。
岩居有幽子,乘时劚苍山。
溪泉濯之洁,秋阳暴而乾。
九蒸达晨夜,候火不敢安。
持之落城市,谁复著眼看。
富贵异所嗜,口腹穷甘酸。
贫贱固不暇,锥刀乃其干。
坐使至灵物,委弃同草菅。
惟君冲旷士,敦然守高间。
食之易为力,天和中自完。
故以此为馈,其容几一箪。
报我三百言,浩浩驰波澜。
何以喻珍重,如获不死丹。
方当烦燠时,把玩毛骨寒。
他年灵气成,与子骖双莺。
仙经著灵药,兹品上不刊。
服之岁月久,衰羸反童颜。
岩居有幽子,乘时劚苍山。
溪泉濯之洁,秋阳暴而乾。
九蒸达晨夜,候火不敢安。
持之落城市,谁复著眼看。
富贵异所嗜,口腹穷甘酸。
贫贱固不暇,锥刀乃其干。
坐使至灵物,委弃同草菅。
惟君冲旷士,敦然守高间。
食之易为力,天和中自完。
故以此为馈,其容几一箪。
报我三百言,浩浩驰波澜。
何以喻珍重,如获不死丹。
方当烦燠时,把玩毛骨寒。
他年灵气成,与子骖双莺。
暂无译文及注释提交译文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的诗词
作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