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词宋代次韵翁处度同游北山

次韵翁处度同游北山

宋代楼钥

两夫持鎌行我先,巧寻径路其智专。

我扶枯藤衣短后,意气已出层峰巅。

何郎鲍叔饱经历,胜处一一手自编。

我携旧记访陈迹,正恐急景不得延。

当年共登青云梯,今日邀我为击鲜。

始观神龟闯清泚,上有石壁来飞泉。

隐清遗基平可坐,下顾乱石如磨鋋。

悬崖双瀑洒空雪,来自一握孤云天。

却从下流泝深险,崎岖直到清潭边。

朝阳射光破幽閟,断虹上下遮潺湲。

传闻高山更高处,雅有行路从西偏。

同行无乃深好事,杯酒自犒脚力全。

诛锄荆棘穷鸟道,欲进不得意愈坚。

旋呼僮仆累危石,笑採野菊聊盘旋。

扪萝腾身上苔磴,往往欢呼争著鞭。

侧行危步汗浃背,石角或使衣裳褰。

少焉身在双瀑上,又见高派冲泓渊。

自笑泉石成膏肓,爱赏不减议慕羶。

巉岩数峰巧遮护,妙处二老初无传。

脱迹尘埃到此地,便觉神思飘飘然。

回首江南尘一聚,城郭历历眼欲穿。

相期更看水流处,步履未倦夸轻翩。

一上千尺穷山椒,碧涧靡迤流苍烟。

寻源不能且忘返,石猊巍踞惊神鑴。

退求归径惘难问,藤萝所在相萦缠。

我方踟蹰风烟表,披披衣袂身欲仙。

晚归招提各痛饮,读尽屋壁长短篇。

截筒环山笕清驶,窍出珠穗心亦怜。

棋枰相与论瓜葛,横琴不妨挥五弦。

人生易老费扶掖,胜具大率须少年。

伊余历聘佳山水,爱奇切慕太史迁。

明年炎暑袭故步,与君共枕清流眠。

暂无译文及注释提交译文

猜你喜欢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六

正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

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木假山记
宋代苏洵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范尧夫彝叟兄弟

园僻青春深,衣寒积雨阙。

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

只疑玉壶冰,未足比明洁。

定风波·莫倚能歌敛黛眉

莫倚能歌敛黛眉。此歌能有几人知。他日相逢花月底。重理。好声须记得来时。

苦恨城头更漏永,无情岂解惜分飞。休诉金尊推玉臂。从醉。明朝有酒遣谁持。

和子由论书
宋代苏轼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

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

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橢。

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好之每自讥,不谓子亦颇。

书成辄弃去,谬被旁人裹。

体势本阔略,结束入细麽。

子诗亦见推,语重未敢荷。

迩来又学射,力薄愁官笴。

多好竟无成,不精安用夥。

何当尽屏去,万事付懒惰。

吾闻古书法,守骏莫如跛。

世俗笔苦骄,众中强嵬騀。

钟张忽已远,此语与时左。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 楼钥的诗词

作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