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词清代纪事一百韵

纪事一百韵

维嗣皇践阼,辛酉十月朔。贤圣作继七,乾坤辨御六。

联珠集星躔,合璧光辰旭。天与百神享,人归九族睦。

亶聪明作后,念终始典学。端拱抚华夷,辟门咨牧岳。

举善无遗贤,省刑不留狱。穷奇欻授首,朝廷一澄肃。

霜霆互震涤,日月新栉沐。文母佐十乱,家相咸二叔。

再光中兴业,一洗旧染俗。宽大诏频颁,忠厚基更筑。

洸洸继述美,翼翼夙夜勖。皇道弥正直,皇风益清淑。

忆昨庚申秋,国步初反覆。祸首晋郑依,王风变中谷。

朋家作挡恶,颠趾负优渥。太阿一倒持,傅翼擅威福。

清流务尽歼,宵小屡升擢。贵贱剧赵孟,彼苍易寒燠。

泽竭网日密,民劳土日蹙。岂徒冠楚猴,忽欲指秦鹿。

郊垒谁之耻,忍进《钧天乐》。致令歌《板荡》,不得同忧辱。

惊波沧溟来,澒洞昏地轴。豺虎走封畿,蛟鼍起平陆。

太白再经天,荧惑不肯伏。威弧罢张弮,枉矢忧集屋。

乌上延秋门,仓皇夜避啄。月黑凭城啸,六师中野宿。

连营散秋叶,狼藉兵革粟。眼见不得收,儿戏寄帷幄。

百年备不用,藉寇无疑卜。古有飞一箭,今宁折一镞。

岂闻骸可爨,无复指可匊。遂使太平民,展转脱万辐。

飞火通甘泉,阴风动艮岳。抢攘终夜声,竭蹶三面祝。

猿鹤一怛化,沙虫万出缩。惜哉云西北,怅矣月朓朒。

问谁致此繇,人百身莫赎。泣欲排云叫,天远万重曲。

平生怀忠信,敢谓莫予毒。九回一日肠,千里双寸目。

忧来成内奰,颠倒怪童仆。性命宁关人,排遣藉篇牍。

时从冯与王,日夕醉酃醁。人事尚纷纭,予醒安忍浊。

岂效径窦由,而希岩穴躅。余情固未伤,余分亦云足。

乱离一朝定,关市罢酤榷。输金高邱山,赐宴纷烹剥。

畴资和戎绛,终赖退秦烛。一言同兰臭,连券比笋束。

列圣赫在天,兆亿遍亭育。钟虡俨崇树,阛闾仍肩毂。

国命灵长新,群公容珞琭。存者幸迁延,亡者惜颠仆。

奈何枭鸱辈,睅目犹皤腹。百计冀言售,致祸恐不速。

诱衷莫假手,何以餍尔欲。自有师尹肠,谁食伍参肉。

塞粟犹勤挽,边衣尚寄裻。悠悠天门远,惨惨雪霜酷。

招摇未回星,榆柳忽改木。地僻离魅群,宠深怨詈笃。

连垣树桃李,比户具贝玉。捋须谁敢问,坐榻莫为逐。

况闻郿坞营,丹楹而刻桷。金紫耀舆台,风雷生掌握。

欻出夜半纸,真伪谁能觉。崩坼逖髯驾,飞腾阻日輂。

恶流岂尽海,奸诛欲罄竹。似厌王侯尊,急登酆岳录。

寇木争自贵,燎原方未扑。屯余端养蒙,剥极肇敦复。

羲驭俄再中,星占验三渎。迅耳不及掩,晡食岂待蓐。

肩舆下槛车,手笏生桎梏。面腼市朝涶,魄惊鈇櫍触。

佞血污霜刃,臭骨点素幅。罄甸恩鸩孟,肆衢快㸐卓。

始悔外生成,不及早天椓。生为华堂贵,死为天下戮。

丕劳羞乃祖,圮族愧世禄。昔闻诛国忠,唐祚兴巴蜀。

又闻排六奸,宋运延郓濮。当时义士奋,听荧断未独。

黾勉迫群愤,牵挛逼他族。岂若陨自天,声色无急促。

女中既尧舜,禁中更颇牧。深谋剪凶憝,坐镇净墋黩。

流辉一下照,四罪咸率服。反思初阶戾,内讧异瘰瘯。

省括苟未审,何能发中鹄。尝剧句践胆,生难燕国角。

明明宗社神,烈烈桢符箓。行当落旄头,再与安鼎餗。

元和韩公诵,治安贾生哭。小臣职载笔,赓歌古人续。

暂无译文及注释提交译文

猜你喜欢
浣溪沙·酒醒香销愁不胜

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从此寄尺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菩萨蛮·过张见阳山居赋赠

车尘马迹纷如织,羡君筑处真幽僻。柿叶一林红,萧萧四面风。

功名应看镜,明月秋河影。安得此山间,与君高卧闲。

南池杜少陵祠堂

先生不仅是诗人,薄宦沉沦稷契身。

独向乱离忧社稷,直将歌哭老风尘。

诸侯宾客犹相忌,信史文章自有真。

一饭何曾忘君父,可怜儒士作忠臣。

左仲郛浮渡诗序
清代姚鼐

  江水既合彭蠡,过九江而下,折而少北,益漫衍浩汗,而其西自寿春、合肥以傅淮阴,地皆平原旷野,与江淮极望,无有瑰伟幽邃之奇观。独吾郡潜、霍、司空、龙眠、浮渡,各以其胜出名于三楚。而浮渡濒江倚原,登陟者无险峻之阻,而幽深奥曲,览之不穷。是以四方来而往游者,视他山为尤众。然吾闻天下山水,其形势皆以发天地之秘,其情性阖辟,常隐然与人心相通,必有放志形骸之外,冥合于万物者,乃能得其意焉。今以浮渡之近人,而天下注游者这众,则未知旦暮而历者,几皆能得其意,而相遇于眉睫间耶?抑令其意抑遏幽隐榛莽土石之间,寂历空濛,更数千百年,直寄焉以有待而后发耶?余尝疑焉,以质之仲郛。仲郛曰:“吾固将往游焉,他日当与君俱。”余曰:“诺。”及今年春,仲郛为人所招邀而往,不及余。迨其归,出诗一编,余取观之,则凡山之奇势异态,水石摩荡,烟云林谷之相变灭,番见于其诗,使余光恍惚有遇也。盖仲郛所云得山水之意者非耶?

  昔余尝与仲郛以事同舟,中夜乘流出濡须,下北江,过鸠兹,积虚浮素,云水郁蔼,中流有微风击于波上,发声浪浪,矶碕薄涌,大鱼皆砉然而跃。诸客皆歌乎,举酒更醉。余乃慨然曰:“他日从容无事,当裹粮出游。北渡河,东上太山,观乎沧海之外;循塞上而西,历恒山、太行、大岳、嵩、华,而临终南,以吊汉,唐之故墟;然后登岷、峨,揽西极,浮江而下,出三峡,济乎洞庭,窥乎庐、霍,循东海而归,吾志毕矣。”客有戏余者曰:“君居里中,一出户辄有难色,尚安尽天下之奇乎?”余笑而不应。今浮渡距余家不百里,而余未尝一往,诚有如客所讥者。嗟乎!设余一旦而获揽宇宙之在,快平生这志,以间执言者之口,舍仲郛,吾谁共此哉?